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 农村 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www.LWLM.com编辑。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 农业 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
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 工业 、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 市场 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社会 化服务和规范化 管理 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 经济 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 投资 环境 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 人口 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 成本 。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 运输 费用。
3.农副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农副产品加工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性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空间枢纽,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小城镇的枢纽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崛起提供物质基础。它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2]路远,左晓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枢纽选择[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1):38-41.
[3]王其江.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
(4):34-35.
[4]杨凤华,栾贵勤.加快城乡产业的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J].农业经济,2004,
(9):3-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星光”点亮人生
- 我的理想
- 人生如灯冷静
- 这就是我
- 人生的作文
- 人生一世,孰能无败
- 我的理想
- 坚守理想
- 我的理想
- 人生的转折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电脑游戏中学到了语文
- 这就是我
- 这就是我
- 我心中的理想
- 对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改革
- 翻译的忠实性和创造性研究
- 大学语文的隐性特征研究
- 跨国品牌联合的风险探究与规避
- 三类学术期刊摘要微观特征对比分析
- 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采得百花方成蜜
-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 中国陶瓷出版的营销策略初探
- 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浅论中学诗歌教学的价值
- 我国高校实行营销管理的必要性浅析
- 中国当代文学教改的思考与探索研究
-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 《七颗钻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跳水
- 《七颗钻石》趣闻故事
-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梳理
- 《七颗钻石》老师语录
- 《七颗钻石》整体阅读感知
- 《七颗钻石》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七颗钻石》重点问题探究
- 《七颗钻石》同步作文 红鞋
- 《七颗钻石》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七颗钻石》考点练兵1
- 《七颗钻石》优秀笔记展示
- 《七颗钻石》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七颗钻石》重难点分析
-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