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6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www.LWLM.com编辑。

[论文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按照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出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客观真实地评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 指导 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我国政府自2000年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 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后,企业信息化由此形成热潮。当前,企业在其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片面追求采用高、新、全的技术,而不顾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水平如何,造成了众多企业的信息化 投资 不能产生合理的回报,甚至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大规模信息化投资前必须准确地测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信息化投资战略。制造业在工业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研究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 管理 和决策、研究和开发、 市场 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从整体上优化企业各项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 成本 、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 发展战略 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 经济 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 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 营销 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 环境 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 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 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 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 统计 。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www.LWLM.com编辑。

动态性——随着 环境 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2 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 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 管理 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 计算机 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为:CAD/CAM应用水平、ERP系统应用水平、 电子 商务 应用水平、Internet应用水平、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系统衔接能力七个方面。

4 结束语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测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测评中,可借助于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依据 调查 数据,选择运用模糊聚类分析(FCM)、人工神经网络(ANN)或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评,从而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窗前绿竹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我家的大黑猪
老师,我的职业
地球妈妈写给人类的一封信
观雄伟的万里长城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常州来的老师
观三叠泉瀑布
我的同学
真情
我爱芙蓉树
开学了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捉螳螂
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浅论认知语境对手机短信人际交琉的响
中小企业非正式融资市场创业融资研究
咏物、抒情与遗民情绪——元遗民诗人的咏梅话语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硅谷的投融资环境与投融资模式研究
改革和完善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决策机制探索
企业债务融资决策动因、风险与防范
浅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改革
汉语口语修辞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解析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模式
以融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谈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现状
从交易费用解析翻译的信息传播与读者接受
浅谈关注语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2
《秦兵马俑》教案1
《鸟的天堂》教学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
《颐和园》课后练习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2
《白鹅》教学设计1
《观潮》教学设计之3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1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2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之3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去年的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