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1-07
文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作用于 经济 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
关键词:文化产业 长三角地区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计量模型与数据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设定检验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 上式中各变量解释如下: GGDP为14个城市统计1992-2006年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反映了各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绩效,本文中GGDP为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均为解释变量;CUL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指数,由于缺乏各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根据掌握的数据,本文以广播电视电影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等四个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地GDP比重来代替; I为国内投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来衡量; H为人力资本指标,选取的人力资本变量为各市高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F为利用外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增长率来衡量。
本文引入如下交互乘积项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CUL*I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本国投资规模的相互作用;CUL*F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互作用;CUL*H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相互作用。交互乘积项的使用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变量间内生性问题。
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部分,前者采用14城市的数据检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使用所辖城市的数据对各省市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省市的不同表现。对整体分析模型和三个局部分析模型进行LM检验的结果均拒绝采用OLS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备择假设。从Huasman检验结果看,总体分析模型的P-value为0.000,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个局部分析模型的Huasman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本文采用逐步引入法,逐渐扩大解释变量的个数并删除不显著的参数,分析对比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使用逐步引入法的回归分析共包括七个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文中略去计量结果。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 H在七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已逐渐走上内涵式增长道路,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交互乘积项(CUL*H)的估计系数均在10%水平以上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I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吻合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的事实。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交互乘积项(CUL*I)的模型中,该交互项均在5%的显著水平以上通过显著性检验。长三角地区不断扩大文化产品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政府的倾斜性扶持政策,在本地区掀起了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另外,由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动优势,吸引了大量区域外的资金。
F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多年来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的交互乘积项(CUL*F)的模型中,该交互项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有效地借助外资的力量。
(二)区域分析
下文将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文化产业增长效应的差异。为避免截面异方差和自相关,在分析中采用SUR的计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 上海市变量CUL*H的系数估计值(0.120)大于江苏、浙江两省(0.029和0.089),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本相互促进的作用更明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产业拥有江浙两省短期无法超越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市集聚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端人力资本,产生了更显著的增长效应。
CUL*F在分省市的区域分析中,只有上海市的数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低关联性;CUL*I系数估计值显示,江苏省的数值(0.634)高于浙江(0.412)和上海(0.367),说明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没有江浙两省明显。
结论和建议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文化产业化 发展 的关键环节
计量结果显示,文化产业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起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于文化安全、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维护等原因,现行政策对体制外的资本进入采取了选择性极强的进入限制。为了使文化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发挥 经济 职能,就必须将经营性、竞争性业务从当前文化事业部门逐渐剥离。
(二)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高地,应把这个优势延续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激励、示范-模仿、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流动等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带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内容开发为核心的核心层,十分推崇创造者的个人创造力。但它又不同于过去时代文化产品多数由个人独自完成的情形,而是要经过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要特别注意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积蓄。
(四)增加产品互补性和区域整体性
分析的结果显示,上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长三角地区的前列。在后续的竞争中,江浙两省必然会加大对人才、资金、FDI等方面的争夺。因此,三省市必须结合本地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业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新一轮低水平竞争的发生。要重视区域内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建立 科学 合理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机制,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协助三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文化产业规划与整体性文化市场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参考 文献 :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5
(2)
4.Beyers, W. B,2002. Culture,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音——《回乡偶书》改写
- 五十元的故事
- 我的暑假生活
- 开心生日会
- 一家三条“虫”
- 夏的一片蓝
-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 制作“摩天轮”
- 速效亲情感认剂说明书
- 一千年后的世界
- 参观成吉思汗庙
- 小鱼船游起来了
- 北京海洋馆一日游
- 天苍苍野茫茫
- 夏令营日记
- 运用计算机技术审计失业保险的方法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问题探讨
- 试论反腐败审计
- 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论国有商业银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
- 从IT审计师谈我国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
- 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主体定位对国家审计的影响
- 我国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 电算化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西方企业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关于物资采购审计微机管理
- 计算机舞弊审计的新思考
- 国际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 商业银行的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1)论文
-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分析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中心思想
- 《荒岛余生》同步练习
- 《荒岛余生》词义辨析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课文评点
- 《荒岛余生》结构分析
- 《荒岛余生》同步练习
- 《荒岛余生》课文导读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同步达纲练习
- 《荒岛余生》词语解释
- 《荒岛余生》说课设计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