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

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7

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

一、卜凯和研究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

完整理解美国学者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研究必须从卜凯(John Lossing Buck)开始,因为卜凯不仅划 时代 地建立起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一套最完善的调查资料,并且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看法一直 影响 着后来的学者。而卜凯太太赛珍珠(PearlBuck)在1931年出版的写中国农村的小说《大地》不仅当时获得了普利策和诺贝尔文学奖,并且至今仍是许多美国高中的指定读物,常成为普通美国人认识近代中国农村的第一本书。(注:New Hanover County Library,"High school summer reading list",North Carolina,summer,1999.)《大地》讲述中国贫农王朗(Wang Lung)由苦干而变为地主的故事,其中展现了卜凯对中国农村的认识:中国农村存在着平等的机会,只要肯干,就有可能上升。

因此,从卜凯开始,不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实证研究发展了起来,并且对中国近代农业问题的认识也分成了两种观点。卜凯认为中国近代农业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广义的技术进步。这一思路形成了后来瑞斯金(Carl Riskin)所称之为的“技术学派”。陈翰笙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1930年代也对中国农村的局部地区做了一些调查,使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最主要的问题是土地分配不均,因此解决的方案是重新分配土地和财产。这一思路形成了瑞斯金所称之为的“分配学派”。技术学派的观点曾成为国民党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的基础,而分配学派的观点则成为共产党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石。(注:Carl Riskin,"Surplus and Stagnation in Modern China,"in Dwight Perkins,ed.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p.49-84.)

二、中国革命的冲击和1970年代关于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辩论

卜凯的技术学派观点很快受到了中国革命强有力的挑战,使得分配学派的观点在1949年之后一度为许多美国学者所接受。如果中国的农业经济的问题不是社会问题,那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展现为一场农民的社会革命?或者说如果卜凯的观点正确,那么中国革命便不会有社会经济的动源。然而,当人民公社与大跃进灾难性后果逐渐展露出来后,美国学者又禁不住要问: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问题的正确性又在哪里?

正是在这种对中国农业问题的不确定认识之中,马若孟在1970年出版了他的经典性著作《中国农民经济》。马的这本书写的是河北和山东,或中国的华北。马在60年代为这本书做了充分的研究准备,利用了大量的满铁资料,并与当年满铁在中国的调查人员做了许多访谈。

由于马若孟、黄宗智和其他参加1970年代辩论的学者们都各自利用了不同甚至相同的资料引出了各种数据,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激起了周锡瑞(Joseph Eshrick)在1981年写了一篇题为“数字游戏”的文章,对各方所使用以及他能搜集到的中国近代土地数据资料作了各种对比,对参加辩论的学者作了批评。周指出:取决于每个学者的立场和每人 研究 的区域,中国近代土地数据资料在做出修正值后几乎可以游戏般地让每个学者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这些数据资料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有关于中国近代土地分配的真实状况,虽然周本人倾向于认为19世纪30年代中国有很多地主,这些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不能简单被视为是一个小自耕农充斥的国家。(注:Joseph Eshrick,"Number Games".)

三、中国农业改革的 影响 和1980年代以来的辩论

第二,1979年以来的中国农业改革使一些学者对近代土地产权分配和租佃制度的重要性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中国共产党在胜利后30年内一些重大的农业政策是错的,造就了许多悲剧,以致于1970年代末不得不采取农业经济的改革政策,把土地的使用权交还给农民。

第三,1960年代以来出版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著作使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革命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黄宗智的这两本书为近代中国农业经济问题贡献了新的看法。通过否定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的适用性、证明中国是一个例外,黄宗智为“中国特色的道路”从学术角度做了最好的注脚。

如何认识近代农业的基本问题及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黄宗智指出,中国人多地少的状况决定了中国与西方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西方经典资本主义以自由市场经济来促成经济的发展不能解决中国农业经济的问题。中国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实践的理论模式。(注:黄宗智:《略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 方法 :以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89-94页。)马若孟则认为,日本和 台湾 以人均算比中国大陆更加人多地少,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使它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为什么不能相信自由市场经济会使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注:Ramon Myers Interview,June 1,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说起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中日饮酒习俗与健康
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探微
试论营销道德与中小企业发展
新形势下我国石油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对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域内文化冲突与市场营销终端客户管理
谈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以及应用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谈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讲话稿语言与文件语言的同异比较
巧妙创设英语语境,搭建语言学用平台
探析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乌鸦喝水》教学重点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积累篇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乌鸦喝水》整体阅读感知
《乌鸦喝水》教学难点
《乌鸦喝水》重点问题探究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梳理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的意思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巩固篇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提高篇
《乌鸦喝水》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乌鸦喝水》写作指导: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阅读篇
《乌鸦喝水》教案 二
《乌鸦喝水》教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