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探讨不断走向成熟。本文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沿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是各国政府努力的方向。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各个时期、各个学派受到持久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这种影响是正还是负?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系统内生因素决定的,政府支出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水平等内生变量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从此,政府支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入了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探讨也不断走向成熟。

一、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发展脉络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府投资需求思想,他认为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扩大投资性支出,以通过乘数效应带来收入和人员就业的成倍增加。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法,对公共产品供给理论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发表了关于政府支出的经典论文。自此,政府财政支出的研究进入财政学领域的正室。 之后经济学家们通过一般均衡或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深入研究了政府支出的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格鲁斯曼和赫可普曼指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不仅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并获得收益,而且具有完全的外溢效应或称技术的外部性,使公共知识的存量增加。这种技术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提高在该领域支出的

必要性;Easterly和Rebdo认为政府投资性支出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特别是投资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阿格赫恩和豪威特也强调了政府对研究开发、革新、人力资本形成等方面进行投资的必要性。格罗默和拉温库曼则指出,政府在道路、机场、港口以及公共部门研发等方面的公共投资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非排他性的和部分非竞争性的,由政府提供的不同程度的拥挤性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

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在1990年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经验研究文献。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政府支出归类的不同,理论模型的结论与经验研究的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经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教育支出、居民消费、政府支出规模、政府支出总量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Rub-binson(1977)利用相当大的跨国样本数据得出,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拉姆(Ram,1986)利用115个国家20年的投资、产出和经济增长等数据,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相关的计量分析,发现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在政府支出占GDP比例适当的条件下,提高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且这种正效应在低收入国家表现的更明显。Barro(1990)将政府支出流量直接纳入宏观生产函数,从中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政府支出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可以通过改善单个要素生产率而促进经济增长,只要它的规模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政府支出就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关系。Jonas Angell等利用OECD国家1970-1995年的数据,研究认为公共部门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纳尔逊和辛(Nelson,Singh,1994)利用欠发达国家的数据研究表明,中央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有负影响,在80年代不显著。埃文斯(Evans,1997)研究结果也表明,政府消费占总产出的比例与人均产出的相关性不显著。

我国学者龚六堂、邹恒甫(2000)通过建模和实证分析认为政府资本性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没有统计学上的影响,经常性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资本性支出与经常性支出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是负影响;孙群力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对

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认为在长期内,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在短期,滞后两期的政府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国内外相关研究很丰富。从理论上讲,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即“替代效应”,同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也可能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即“互补效应”。Bailey(1971)认为政府支出与个人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替代关系;Barroiddot;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4]Bailey,Martin.Nation income and price level,Nedash;—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

[9]刘宛晨,袁闯,我国财政支出的消费传导效应分析[J],消费经济,2006

[10]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nomy,Vol.94(1986) [12]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14]孙群力,公共投资、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熊得救了
洗衣服
这里真美丽
学习切年糕
我的梦
紧张的选拔
有趣的美术课
小白兔“狼”口脱险记
校运会
懒惰的爸爸
游上海科技馆
合作种树
做蜻蜓
谁和谁好
助人为乐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浅析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论梦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及其心理转换(1)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探析
从媒体关于现代音乐之争论所引发的思考(1)
开放的演播空间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六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难忘的一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1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