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

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9

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

1、首页2、激发创作积极性

【摘要】新闻传播论文: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关键词:新闻学;媒体格局;报纸媒体;手机媒体;媒体融合;

所谓媒体格局,指的是媒体间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的发展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几个阶段。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媒体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而随着时代的脚步,媒体格局中几强相争,也逐渐需要从竞争中寻找合作,寻找新的重生契机。

一、传统平媒朝“短注意力”求生存

报纸在时代潮流中的脚步愈走愈慢,这恐怕是现代人共通的感受。随着以ipad、kinkle为代表的新型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以及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得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改变:读者更倾向短文阅读。这就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可寻求的新出路。报纸作为平面媒体,虽然本质和电子媒体有区别,也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但不可否认,这种“短注意力”倾向,也在逐渐改造着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这一背景下,“消息”作为传统平面媒体,尤其是日报的“看家本领”,如果写得好,不仅事关记者的水平,更关系到报纸读者的“粘度”,以至于影响一张报纸的未来。

从最初的新闻邮件组,到后来的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资讯内容的长度越来越短,正当红的微博,长度不过140个汉字。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兴起,又让人们越来越倾向阅读“短文章”。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通过手机、电脑屏幕上网浏览文章时,对单篇文章的停留时间到底该多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现代的阅读者而言,把注意力停留在单篇文章上的时间,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短得多。这种效应,在电子阅读终端上最明显,同时这也是整个时代所共有的特征。那么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受众,也同样作为时代大潮中最普通的阅读者,他们对于报纸的阅读时间也在缩短。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作为内容提供方,也可从中寻找自身改变。

报纸等传统媒体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一大批短小精悍、信息量大的消息报道,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遗憾的是,消息作为最经典的新闻写作手法之一,在这些年中要么走形式,要么等同于“二栏体”,更有报纸为了应付,甚至出现了没有任何信息内容的“伪消息”;又或者干巴巴地照抄统发稿。这个短注意力时代,消息应该更吃香,好的消息也理应有更广阔的空间。

新闻媒体从业者都知道消息的5W要素,也知道“倒金字塔”结构,但具体到每一篇消息的写作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很多时候,以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而言,匆忙的写作,往往让记者没有时间去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信息,从这篇消息中读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例举了不少新闻学院学生所写的报道,并指出了其中的缺陷。其中学生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梅尔文?门彻评价说:“读者必须费劲地读完几个段落后才见到关键内容。”

令人感慨的是,在每天各类报纸上的大量消息中,同样不乏带有此类缺陷的稿件——篇幅冗长,核心内容“捂”在其中。如果说,新闻学院学生因为没有实战经验,那么工作一段时间的专业记者又因何会犯此类低级错误?

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和记者本人不愿意思考有关。记者没有在写消息前先精加工一番,没有对新闻事件的各个层面进行梳理、筛选,只是抱着“消息就是抄统发稿的思维定势,对统发稿稍加编写和改造。而所谓统发稿,往往都是以四平八稳,没有高度浓缩信息量的“导语”开始的。在“短注意力时代”,这样的消息铁定吸引不了读者们的注意力。

一直以来,关于“消息”和“通讯”有一种约定俗称的区分方式:比较硬的,数据、政策类的信息,适合写消息;观点、案例、人物特写适合写通讯。但若仔细研究,这种方法似乎也有失偏颇。

从读者兴趣来说,人物、案例,显然比数据政策更易读,也更有感染力。那么如果某个人物、案例能够体现一种新的趋势、新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不能用消息去展现?尤其在这个“短注意力”时代,通讯所代表的细节的铺陈和讲述固然是一种写新闻的方式,但如果能用更精练的消息讲清楚人物和故事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读得更省心,何乐而不为呢?

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当下,传统消息范畴内的数据、政策等内容,已经不再是平面媒体写消息的强项内容,原因很简单,这些直接浅显的信息,网络媒体早在第一时间就会对外公布。相较而言,新的观点、新的趋势、新的事例,很可能是报纸消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类“新消息”,离不开记者对特定专业领域多年的观察积累、离不开记者独到的专业判断眼光。而这些,恰恰又是传统平面媒体记者的优势所在。

二、风光微博给手机新媒体的启示

自2011年年初,网络微博短短140字掀起一阵全民记者的热潮。上文也已引述多方数据证明,微博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甚至发布信息的第一重要途径,无疑,微博的风光时代已经来临。

那么,微博本身很新吗?早在五、六年前,手机报兴起的年月里,运营方就已经开始不断鼓励读者进行转发、评论和创作——这其实就是现在的微博最主要的三大功能。但为何微博能够如此风行?原因是,微博的基因是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此前手机报虽然借助了手机媒体的技术和渠道,但其基因依旧是报纸。而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分享和互动的互联网精神得以发扬和彰显。

转发、评论和创作,这些被人津津乐道的功能优势,手机报也早已试验。微博在手机上的爆发,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必然。两者的合作一旦有了机会,立马产生珠联璧合的效应。微博有着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免费、开放、平等、分享,使之借助无线互联网的运作和传播而如虎添翼。这些基因,令微博在手机媒体的发展中优势独具。

彩信转发难,微博转发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互联网的免费分享模式,不管手机上网包月还是家庭宽带,消耗的都是固定成本,不因多转发而增加费用。而彩信转发则需要0.3元一条,优惠力度无法做到与物联网相提并论。

其二则是开放的互动平台鼓励转发积极性。除了转发,微博的评论和@功能(提醒指定人阅读)则体现了极强的互动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互联网论坛,是特定群和外围听众间的传播和交流。

虽然i-news上海手机的互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与微博相比,还真是“量上微薄”。究其原因是,手机报的互动还是相对封闭,读者上传评论后,只有编辑人员才能查阅,在被编辑选中后才有机会刊登在手机报中,并被其他用户“广为所知”,而这一成功率仅占据所有评论的1/10。而微博的评论则是完全开放,不管参与互动与否都可以被阅读,哪怕评论本身也是一种引起“围观”的内容,“观众”的存在更加鼓动了互动的活跃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破解老妈的性格密码
我的“每天三问”
烧饼PK批萨
妈妈的"千里眼"
前传第三章初涉魔法(下)
福娃俱乐部
前传第三章初涉魔法(上)
Teacher也“疯狂”
如歌如诗
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功夫"老妈
"数学"爸爸
我的奶奶
给爷爷的一封信
重阳节里的暖流
哲学思想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论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哲学家与动画视觉审美的作用
分析秦汉官僚政治与儒家思想关系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论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与贡献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
分析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学术独立性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哲学思维在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春》教案
羚羊木雕
山中访友
《我的信念》教案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散步》教案
《七颗钻石》《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行道树》
月亮上的足迹
济南的冬天
《童趣》教案设计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心稿)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