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1-14
浅谈充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效应分析
论文关键词: 农村 公共 产品 新农村建设 刺激效应 稳定效应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产品一直存在城乡差别供给状况,相对于城市公共产品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改善和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成为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试图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的效应,以期为充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简要谈谈如何实现其充足供给。
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扎实推进 社会 主义 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经济 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是 工业 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长期贯彻“以 农业 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严重滞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直是一个缺口,政府欠债很多,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快农村发展逐步被提上议事日程。当前,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将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农村公共产品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一部分,当然是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其受益范围为整个社会)供给范畴的,只是这些社会产品(或服务)受益主要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基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长期缺失、并阻碍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业本身的弱质特性;故特在此单独考察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效应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关系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具有刺激效应和社会稳定效应,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充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刺激效应
公共产品的供给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消费的替代效应作用。具体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收入、替代效应作用,又会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是尚待开发的广阔 市场 ,农村市场的兴起将对拉动国内需求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在给定的农民收入(I)条件下,农民将收入分别投在私人产品(X)和公共产品(Y)的消费上。私人产品价格(Px)由市场决定,而公共产品价格(Py)即为政府征收的税费。则社会效用最
大化条件可通过下式求得:,构造拉格朗日函
数求得最优解: 。即将收入的每一单位
用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所得到的效用相同时农民消费效用最大化。在图形上的反应就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切时农民消费的效用最大。根据这一消费效用最大化条件就可通过图形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的收入和替代效应了。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 农村 公共 产品充足供给不仅具有 经济 刺激效应,而且具有 社会 稳定效应。在我国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下,要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变革,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而我国长期采取优先发展重 工业 的赶超战略,实行“先工业后 农业 ”、“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人后农民”的政策,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一直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失,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供给体制不合理;以及由此而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就必须根据我国当前实际针对以上问题,逐步建立多主体、多层次以及多种形式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村社会新变革,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充分发挥充足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刺激和稳定效应。
(一)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多主体供给。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理所当然的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政府主体的到位,从根本上讲就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充足供给,不仅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自己职责外,还应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特征引入非政府因素参与供给。比如农村公共产品中许多是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这类产品的供给可以通过引入 市场 与第三部门力量来实现充足供给。多主体供给模式可以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也可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加合理、优化。
(二)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多层次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类:农村基础类公共产品、农村社会公益、社会公共服务类公共产品和关系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农村基础类公共产品主要是指农村基础建设以及其他关系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设与各类服务。农村社会公益、社会公共服务类公共产品主要是指: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农业科技与信息的服务、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等。此外,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又因政策原因政府对农村发展欠账很多,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与优惠,特在此将关系农村发展的相关政单列作为农村发展中需要供给的公共产品。多层次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就是要实现上述三类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也就是要实现这些农民实际所需、关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
(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就是要建立一个通畅的需求表达机制,真正反映民意。并在这种需求表达机制基础上,供给主体实现科学合理的决策。此外,还要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4]楚永生、丁子信.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水平相关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7)p63-66
[5]马晓河、方松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4)p22-2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字典也是老师
- 歪诗大战
- 爱
- 快乐中秋
- 我为妈妈做好事
- “0”像什么,象征着什么
- 游天柱山
- 无锡的奥运缘
- 雪中游戏
- 新编《宿新市徐公店》
- 秋天到了
- 风
- 难忘今宵
- 可爱的小白兔
- 大有进步
- 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 谈电视节目娱乐化现象批判-以电视相亲节目为例
- 谈电视节目舞台“展示设计“的艺术张力
- 浅谈城市建设专题艺术片的创作
- 简析离婚财产分割中家务劳动价值的确认(1)论文
- 关于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立法探讨(1)论文
- 成本与收益:关于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1)论文
- 论民行检察适用调解优先原则(1)论文
- 财产权对人格权的积极索取与主动避让(1)论文
-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 谈中国电视剧市场迎来自制剧的“第二春”
- 论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 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1)论文
- 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
- 谈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 《画》教学设计之四
- 《画》教学设计之五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之三
- 《静夜思》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画》
- 《画》的教案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之二
- 《画》教学设计之六
- 《画》片断赏析
- 《四季》第一课时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