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悟性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浅析

悟性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2

悟性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浅析

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感悟力的培养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悟性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浅析”

悟性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浅析

所谓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悟性对于感知课文、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悟性是生动地、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思维分析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感悟”一词的反复出现,意味着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对文本感悟能力的培养。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感悟文本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趣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休眠状态的潜意识需要情感去激发,以形成强烈的阅读冲动。主体对客体的“意念领悟”要求主体之情与客体之情融为一体,在二者的碰撞、交流中产生共鸣,最后达到主体对客体内蕴的领悟。情感是感悟的动力,感悟无须借助逻辑分析,它是一个以感性直觉把握对象内蕴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因此,教学中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感悟文本的兴趣。

1.1声音创境

所谓声音创境,即运用声音或音乐手段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去感悟作品。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写到安塞腰鼓“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种腰鼓怎有如此神奇,何以令人想起“落日、马鸣、雷电”,更怪的是还会令人大彻大悟?这些问题,很难讲好,于是可让同学们听一听真正的安塞腰鼓,放一段腰鼓音乐,追随音乐去想象、去感悟安塞腰鼓的阳刚豪迈。实践证明,一支腰鼓给学生的感受,比你说上千言万语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1.2图形创境

所谓图形创境,即运用图画或影像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去直观地感悟作品。例: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让学生先看十分钟的电影《上甘岭》中的片段,将其置身于朝鲜战场上和影片中的英雄共同经受炮火的洗礼,一起体验战争的残酷和爱国主义思想,为其感情上的“共鸣”创设情境。这样“最可爱的人”的高贵品质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2.启发想象思维,把握文本感悟的着力点

阅读主体的“感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把握,必须通过想象方能捕捉到文章所隐含的高情远意。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课文的整体美和情境美,对完整的形象和意蕴深长的语句不宜作过细的咀嚼和烦琐的讲解,而应提供背景,多作引导和激发,允许学生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各有差异的美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多从联系的、综合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善于作多学科联系、跨学科综合。

例:《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作者坐船出游看山的幻觉,为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作者这句精彩的描写,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想一想这方面观景的体验。这时学生记忆的闸门会很快打开,自然联想到在车船快速行驶时,四周景物仿佛会不断向后退,在类似的幻觉中观察景物,静止的景物会鲜活起来。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类似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感受现在的学习内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形成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3.组织讨论交流,升华文本感悟的思考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可设置讨论交流这一感知环节,从而升华文本感悟的思考。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写了“百草园”、“三味书屋”两个地方,到底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们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本人就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重在写百草园,用三味书屋的枯燥衬托出百草园的快乐,从而表现儿童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也有的学生说,重点写三味书屋,用百草园的快乐来作反衬,批判封建的教育;也有的学生说,两者对比,表现出鲁迅对两种生活截然不同的观点;也有学生说,这两个地方,都是鲁迅童年的美好回忆等,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讨论中,每位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肯定,更激发了学生感知课文的兴趣,发表见解的勇气。学生在读书讨论中钻研了课文,活跃了思维,更主要感悟到了作者的观点、感情,这样的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4.教给感悟方法,尝试文本感悟的实践

引导学生领悟一篇课文,要教会一定的方法,传授一定的技能,使之最终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迁移领悟的目的。如,不同文章的文体特征决定了读这些文章的方法不同;评价文章可以从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家生平、性格等入手,看当时的作用和今后的影响,辩证地评价等。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例:笔者从初一开始就训练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编书,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初二时每位学生已出了六本书,学生们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此外,还让学生每月买两本《读者》在课外读,每周写两篇读后感上交,由老师批阅、讲评。有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关注你自己,所谓‘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来……相信每个人都是美的,一旦发现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哦!”运用所学的感悟文本的方法,通过这些形式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总之,“悟性”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一大境界。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围绕自身学科特点,逐步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把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渗透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之中。唯此,终能达到“悟性”培养的“润物无声”之境界。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悟性是语文教学的境界浅析”,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青年人的一封信
对小河的道歉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谢谢您
给父母的一封信
给爷爷的信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一封家书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黄盖给曹丞相的一封信
保护地球——保护你们的家
老师,我想对您说……
致妈妈的一封信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关于惠州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试论中职学校生物教学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试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村镇规划课程案例教学浅论
关于当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探讨与思考
关于改革汉语教学注重探究学习
浅谈在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述略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与效益研究
浅谈实现“四个转变”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
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试论建立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浅谈刍议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四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五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三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