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31
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
【内容提要】本文以地方志为基本资料进行考察,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广义的“奢靡”观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界定:一、某事项的花费超过该事项的基本需要。二、某些不正当、不应有的消费项目与活动。三、某消费与个人(或部分人)的收入不相称。四、消费者攀比浮夸;或某事项仪式诡异繁琐。五、从事或过多地从事工商业,追求财利。六、违背伦理纲常与等级秩序。“奢靡”一般被作为负面的社会经济现象加以批判。其变化表现在:一、一些超过某事项实用需要与原本不应有的消费活动以及稍许炫耀攀比得到默认、肯定。二、强调奢侈的经济功能。三、肯定工商业者的地位及追求财利的合理性。“奢靡”观念的新旧激荡反映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有限性。
【关键词】明清/奢靡/观念
近20年来,学术界对明清时期所谓“奢靡”问题的研究相当突出,除了传统的经济思想史继续探讨或时有涉及外,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领域对此也予以研究。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学术与现实背景,既是对国外新兴学科的吸沼肜茫彩嵌?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国自身史学革新的继承与发扬;既有对历史的关注,也有对现实的关怀。但是,仔细回顾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篇目多、分歧不少,其中对明清人“奢靡”观念的专文讨论尚付阙如,这一基本问题的含混、搁置不能不说是造成一些学术争议的重要原因。毋庸置疑,对明清人奢靡观念的探讨应该成为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注:详拙文《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0期)。明清人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还用“奢侈”、“奢华”、“华靡”等不同词汇,在针对不同的具体事项时,措辞与含义稍有不同,但在总体上并无质的差别,本文对此不作区分;当然“概念”不同于“观念”,但为了更有利于讨论的深入,本文还是从广义的奢侈观念予以分析。另外,讨论的时限也基本以鸦片战争为下限。)。
需要说明的是,明清人谈到奢侈、奢俭问题时,有时针对个人、家庭、社会或某一阶级与阶层,而有时是针对国家财政,本文的讨论一般不包括后者。
一 明清人的奢靡观念
在有关明清时期“奢靡”问题的研究中,具体、明确探讨“奢靡”观念者十分罕见,但若从各个论著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分析,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看法。
(二)强调其反对或维护封建礼法与等级的一面(注:姜旭朝、万安培:《近代中国关于奢俭问题的论争及其历史经验》,《东岳论丛》1986年第1期;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会风气变迁——礼制与价值观的改变》,《大陆杂志》第88卷第3期,1994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文盲
- 我想克隆自己
- 书籍·理想·人生
- 我的烟花飞上了天
- “临时班长”
- 心灵的呼唤
- 童年
- 害怕,是可以克服的
- 童年的趣事
- 我为妈妈过生日
- 扫除
- 爸爸的爱
- 我--幸福的少年
- 二十年后的今天
- 痛并快乐
- 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之我见
- 作业成本法探讨(1)-成本管理论文(1)
- 从综合课程的视角论析新课改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
- 战略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1)-成本管理论文(1)
- 规范内部审计行为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 浅议商业银行的成本认定制(1)-成本管理论文(1)
-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析(1)-成本管理论文(1)
- 不低于成本价投标的约束条件及其探讨(1)-成本管理论文(1)
- 基层审计机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与防范探析
-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成本管理论文(1)
-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1)-成本管理论文(1)
- 企业成本计量模式研究(1)-成本管理论文(1)
- 以国家审计为主导 共同参与国家治理
- 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存在吗?(1)-成本管理论文(1)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疑难问题产生缘由分析
- 《我的信念》精彩句讲解
- 《我的信念》写作特点
- 《我的信念》学法导引
- 《我的信念》课文简析
- 《我的信念》课文导读
- 《我的信念》拓展阅读
- 《我的信念》中心思想
- 《我的信念》结构分析
- 《我的信念》写作特色
- 《我的信念》重点难点突破
- 信念铸就的科学女神──《我的信念》简析
- 《我的信念》学案
- 《我的信念》学习目标
- 《我的信念》重点难点
- 《我的信念》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