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
由于三峡工程的上马,长江三峡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的人地关系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的大峡谷很多,但像长江三峡这样绵延千里、两岸沉淀着五六千年人类文明的大峡谷却不多见。从204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从“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文人唱叹到刀耕火种的畲烟缕缕,从二千多年前的新滩滑坡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葛洲坝水利工程,无不透露出人与自然在历史上的冲突与磨合,也让人们生出诸多暇想。在历史上,三峡地区经历了颇具特色的开发历程:在先秦时期主要以沿江采集渔猎为主、农业为辅,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以沿江水田农业、林副业为主;唐宋元明清前期以沿江水田农业、近山畲田、商业转输、盐业开发、林副业开发并重。在这几个时期,广大山地仍是森林茂密的地区。唐宋时期兴起的畲田运动,由于主要局限在近江丘陵和山地,对长江三峡的整体人地结构影响并不明显。在这种结构下,形成多行业并重的局面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开发格局。农业开发虽然不够精细,经济水平不高,整体贫穷,但沿江稻作与近山畲田配合,畲田农业在人地矛盾不突出的情况下,有其合理的生态意义和产出效益。这种经济开发模式合理地利用了三峡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使产业开发与资源配置相对合理,故虽然经济落后,号“天下最穷处”,但三峡居民“未尝苦饥”,所谓“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当然,这样的选择对于当时的居民而言并不是有意识的。
在今天看来,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实际上都面临着一个结构性调整问题。将“玉米、马铃薯”和山民一同请下山来,对中国亚热带山地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在这些地区实行强制性退耕还林,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而且也是实现结构性调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然,在目前,要实现这种结构性调整,必须解决巨大的人口压力问题,这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轻易做到的。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只有三峡地区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才迎来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人口外迁的机遇。因为,三峡工程完成后,三峡水库淹没的135米至175米水位线正是几千年来这里的农业耕作核心区,因此,三峡地区现住民的迁出可以说是对三峡地区结构性调整战略的贡献。而从历史来看,三峡地区现在的人口其先人本来就是300多年前从湖南、湖北、广东、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迁入进来的,他们今天迁出三峡地区也可以说是迁回300多年前他们祖先的原住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汉字1
- 有趣的汉字
- 父母的爱(13)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11)
- 愤怒与惋惜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2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我爱中国汉字
- 愤怒与惋惜
- 父母的爱
- 神奇的汉字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 色彩与心理
- 土方与基坑工程
-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梳理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的故事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 《荷叶圆圆》老师语录
- 《荷叶圆圆》第二讲义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
- 《荷叶圆圆》教学重难点
-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意思以及造句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 《荷叶圆圆》第一讲义
-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小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