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汉语辞书“果”义项献疑

汉语辞书“果”义项献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汉语辞书“果”义项献疑

汉语辞书“果”义项献疑

常用词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一部分,长期以来,众人认为常用词容易理解,故常不加注意。“果”在M·Siddot;木部》:“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现代汉语语文辞书在编纂过程中,也许受到《说文解字》的影响,对常用词“果”名词义项的设立有很强的一致性。例如:

(6)果断,有决断。(7)美味。(8)副词。《汉语大词典》

果:①果实①。②事情的结局;结果。③果断。④果然①。⑤果然②。⑥姓。《现代汉语词典》

果:①果实,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②结果,事情的结局或成效。③果断,坚决。④果然,确实,真的。《新华字典》

这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辞书义项设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对于“果”的与植物有关的名词义项多仅设立一个“植物所结的果 实”的义项。而据我们对汉语语料的调查,这个义项用之以下例子中也许不是很恰当。

①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宋书·卷七十一》

②夏四月庚子,诏工商杂伎,尽听赴农。诸州郡课民益种菜果。《魏书·卷七上》

③聪遂停废于家,断绝人事,唯修营园果,以声色自娱。《魏书·卷六十八》

④于京城之西,水次市地,大起园池,植列蔬果,延致秀彦,时往游适,妓妾十余,常自娱乐。《魏书·卷七十一》

⑤诸应还之田,不得种桑榆枣果,种者以违令论,地入还分。《魏书·卷一百一十》

⑥颜斐为京兆,乃令整阡陌,树桑果。《齐民要术·序》

⑦挥霍变三有。恍惚随六尘。兰园种五果。雕案出八珍。《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

以上例子,我们认为把“果”释为“果树”也许更准确一些。“果”训为“树”,在训诂学典籍中有这样的阐述。《周礼·天官·大宰》:“二曰园圃,毓草木。”郑玄注:“树果蓏曰圃。”贾公彦疏引应劭曰:“木曰果,草曰蓏。”

不仅如此,现代汉语“果园”中“果”亦做“果树”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P2204:“万荣、绩溪、梅县、南宁平话(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太原‘果园子’指种植果树的园地。”而且柳州、南宁平话、广州、东莞、海口方言中的‘果蔗’指甘蔗。“甘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其植物主茎就是人们用来吃的东西,其既具有水果特征,又具有植物的特征。柳州、南宁平话、广州、东莞、海口方言用一个“果”就全部涵盖,不可谓不精当。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倾向于用具体的有关联的事物去代替抽象的事物。“果”“树”两者相连紧密,用“果”来引申用来指其相关的事物“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不仅汉语中“果实”与“果树”关系密切,在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中情况亦如此。例如:

英语:fruit:1、sing &[nop; collect pl. the edible produce of a tree, shrub, or other plant, consisting of the seed and its envelope. esp, ilarly. 3、A fruit tree. Also, a food-plant. 4、The seed-bearing structure of a plant, as a means of reproduction etc.《牛津英语大词典》(检索本)P1043

德语:obst:水果;果品。Obstbaum:果木。Obstgarten:果园。

俄语:фpykт[阳]水果,鲜果。фpykтЫе дepёвьн 果树;фpykтЫе caд 果园。

在英、俄、德等语文辞书中,“果实”与“果树”紧密相连,这为词义的引申奠定了坚实基础,故“果”容易产生“果树”意义。英、俄、德等语言中用来表示具体的水果的词,多设立“果实”、“果树”两个义项的。例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果”引申出“果树”符合人类思维发展趋势,其他语言中辞书将“果”设立“果实”、“果树”两个义项,我们汉语辞书亦应该增设“果树”义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
天空
快乐的端午节
两只小狗
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
英语朗读大比拼
端午节的习俗多
我最喜爱的玩具汽车
端午节包粽子
晚霞
快乐的端午节
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端午节
我的铅笔盒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14)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6)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9)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3)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9)法学理论论文(1)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6)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中日两国企业法律形态的本质差异(4)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1)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构想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