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浅谈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历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觉得可以依据高中历史教材,利用各种形式、合适的时机点滴的渗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一、利用视频、音乐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2] 因此,我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将音乐融入课堂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在讲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能够体会人们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痛失家园,被迫背井离乡,逃亡关外的凄惨境遇,以及人们想打倒日本帝 国主义,重建家园的迫切渴望。 另外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这段视频带给学生深深地心痛,愤怒,震撼,引发了他们对于历史、现实的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回归历史,体会战争年代,人们失去财产、尊严甚至生命。让学生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感悟和谐社会的美好。
二、利用眼神暗示、适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 利用眼神暗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教师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可以让一个性格较内向,胆子很小的学生树立信心。 一个关怀友好的眼神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个轻含责备的眼神可以让上课不注意听讲、搞小动作、说小话的学生行为有所收敛, 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拾金不昧、关心同学、爱护公物等),适时在班内表扬这些学生,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从一点一滴做起。
三、利用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又可以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历史活动如基础知识速记比赛,撰写并表演历史短剧,历史测评,收集剪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一些活动(如历史测评、比赛等)的设置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因此一定要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鼓励学生们从竞争对手那里学到东西,不论结果怎样要肯定自己的努力,要学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任何竞争都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懂得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如果他们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他们就更容易获胜,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身教重于言传。品格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学生上课提前两分钟进入课堂并做好课前准备,自己首先做到。再比如每次上完课我都第一时间把电脑关好,有时看到天已大亮灯还亮着 ,我总是顺手关掉灯。渐渐地学生们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次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用心去关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在激发学生学史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盼望着并帮助我的学生们成为正直善良的、有崇高理想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陀螺大战
- 自己遇到的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 比目鱼
- 你们辛苦了
- “小蝌蚪”找妈妈
- 一件难忘的事
- 我爱母校
- 渌江河
- 钓鱼比赛
- 可爱的我
- 孙小圣到此一游
- 吊兰
- 秋姑娘的画笔
- 我这个小书迷
- 学游泳
- 政治伦理启蒙,是中国启蒙的主潮
-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规划研究
- 浅析轨道交通地下站的中庭建筑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经济学思考
- 中国式政治制度的一种新构想
-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对沿线不同人群噪声影响调查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 上海轨道交通M8线ⅠC标施工技术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社会经济效益估算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直线电机系统线路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分析
- 际协议自我实施的机理分析: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风险远程监控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 上海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 轨道交通线路使用费制度比较研究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实录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二
- 《看雪》教学谈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
- 《北京》综合资料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 《我是什么》综合资料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看雪》教学设计之一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