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书法(文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书法(文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7

书法(文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书法(文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我党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外交政策以及强国之路,实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和基本方略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强军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战略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厚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对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中华文化的复兴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文化战略的角度提出:书法(文字)作为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单位和基因,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具有怎样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书法(文字)在中华文化承传中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地位,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世界观的形成的作用,书法文字在近百年来所遭遇到的危机,以及书法文化振兴的对策等方面,论证书法文字在中华文化战略中所占有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文化战略”提出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决定》又提出了“国家文化战略”的思想,这是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具有前瞻性、深邃性以及适时性的战略命题。然而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战略眼光,还需要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我国整体国力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这关系到我国下一轮经济的发展在世界格局中所占的份额,关系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云杉撰,《红旗文稿》,2010年8月10日)文化不仅具有有形的物质力量,更是推动、联合、承载整个社会向前迈进的精神基础和本质归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是人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英国著名文化学者汤因比曾经说:在一个文明中,文化成分是它的灵魂、血液、精髓、核心、本质和缩影,而相比之下,政治成分,更进一步说经济成分则是一个文明状态的表面的、非本质的、微不足道的现象和它活动的媒介。(《历史研究》第五卷)虽然,此话有点极端,但是一个民族的真正强大,应该是文化的强大,两个民族根本性的冲突是文化的冲突。因此,“国家文化战略”的命题,是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是放眼世界文化发展角度的战略思考。

二、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书法和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同时起源难论先后,也习惯上并提不分。不仅是沮诵、仓颉乃“百代书祖”,还是庖羲氏画八卦之说,许慎的“象天法地,见鸟之迹”等,都是书法、文字一体,无不表现出它产生的伟大、神秘、震撼,真所谓“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可见书法文字的产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上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一部书法文字史,其经典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智慧的重要载体和基因,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一)书写,形成了中华民族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审美特质

我们文化的核心经典史是书写出来的历史,自书法文字诞生以来我们就在书写的状态下开始了文化旅程。书法文字的本质属性和书写性,不仅体现了汉文字自身的特点,也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书法文字从它第一天诞生时起,就决定了它和拉丁文字字母的本质区别,它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字,而一个字就有一个意,所谓“一字一意”,由“字”组成的“文”又有了新的意,每个字又有一个音和一个形,形音义共同构成了一个字。因此,当我们在书写和阅读文字时它承载着丰富的内容,对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整体的接受,是图像、声音和字意的全息信息。我们用一个个单字去表达宇宙万物,而每个字其本身就是一个宇宙系统。这种书法文字既独立又联系的整体性,是汉字最显著的特质。

二是模糊性。书法文字在表达上是世界文字中最丰富、最准确的语言之一,同时其模糊性也是其它民族文字所没有的。几千年来,书法文字在不断的流传演变中形成不同的书写形式,这种不同的外在形式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是,在很多时期他们以各自的形式共同存在与同一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社会和艺术作用。有人神沟通的——甲金文字,有统治者“书同文”的国家标准——小篆,有显示庙堂之气的庄严——篆隶,更多的是民间大众的日常使用书体一一行草。在这些众多繁杂的书体、字体之中,不仅有着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准确的表达,是突破空间阻隔能共同遵守的统一法则,而更多的是民间的“俗体”,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多样性、模糊性的约定俗成。

三是写意性。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形态,汉民族就是以儒释道为三大文化支柱,其文化艺术的写意性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殊价值,这种写意性可以说主要来自于书法文字的“写”的特性。书法文字的“线性”,决定了其书写的时特性,不可重复性和历史性,并培育了中华民族审美的“写意”精神。我们是用线来构成世界,我们用线构成历史而展现未来。我们不在繁冗复杂的推理中表达美,我们不用太多的手段去描绘心中的美好,我们不仅仅运用自然的景物表达美,我们是用线,用最简约的“线性”表达自然在心中的感受,表达心中的意境,这就是我们审美的写意特性。

书法文字有着太多的特性,太深厚的文化内涵,甚至很难界说是中华文化孕育了书法文字,还是书法文字书写了中华文化。它的整体性正是中华民族“生成性”宇宙观、世界观的基础;它的模糊性奠定了中华文化的自然属性;它的写意性更是文化艺术走向更高层次的基础,可以说书法文字和中华文化共同诞生、共同运育,以至于共生共存。

(二)书法文字的连续性,是人类文化的“活标本”

书法文字的另一个特性是连续性、当代性,这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文字所不具有的特性。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作为文字。从4000余年的甲骨文到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在这漫长的文字演变中各种字体之间不仅相互关联、一脉相承,而且在使用上有着“当代性”。当我们还在争论于不废除汉字就无法迈向现代化的时候,汉字在计算机技术上的运用已远远超过英文;今天,我们稍作训练各种书体、字体就可以相互使用、共同书写,这是非常奇特也是非常神奇的现象。

二是作为审美现象。我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形下书写、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书体的书法文字之美,我们可以打破时间的隔阂,穿梭于五千年的时间隧道中,任意的书写、挥洒、表现和欣赏,不需做任何的转换,它存在与千年之前,而存活于鲜活的当下,是一附“存活的文化标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一朵古老的姹紫嫣红的人类文化奇葩。

(三)书法文字,产生了独特的书法艺术

书法、文字和书法艺术,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书法、文字在传统意义上是可以并称的,而书法艺术是近现代的“舶来品”。书法文字成为一种艺术,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没有的。这种艺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可以说,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创作和欣赏欲望和能力,这中独特的艺术基因蕴藏于中国人的生命之中。如果说书法艺术是一把锁的话,那么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就藏有一把打开这把锁的钥匙;或者说我们中华民族心里有一把锁,只有书法艺术这把钥匙能将其打开,这一现象是非常特殊、独一无二的。正如有的学者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说它是核心,是因为它用最简单的黑白两色、一根线条,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深邃思想,是中国哲学精神的高度物化,它能用最简约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书法文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在自我完整的系统内产生、发展、并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繁荣、壮大,一度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和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坚船利炮”将中国大门的打开,中华文化在近现代西方科技文明下显得落后,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作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书法文字在这场变革中首当其冲,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硬笔的传人,使书法失去了毛笔的书写环境

据考古发现,我国毛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数千年来,我们用毛笔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一整套深厚、丰富的毛笔书写文化。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以致贩夫走卒,整日都离不开毛笔的使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毛笔文化”的社会环境,并带动了“笔墨纸砚”的文化产业和艺术审美系统,实用、艺术并存,这是典型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的更高级社会发展模式。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传人,毛笔这种“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软笔,被硬笔所取代,虽然大大的提高了日常书写的便捷和速度,但是,几千年的书写文化背景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直接导致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失去了书写的社会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毛笔文化的背景,从一种具有深厚积淀的文化现象,变成了以书写为唯一目的的工具。

(二)计算机的普及,改变了汉字书写状态

如果说,硬笔的传人改变了毛笔书写的社会基础,使传统的毛笔书写状态彻底改变的话,而计算机的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遍使用,特别是计算机汉字输入的形式,彻底将我们传统文字的书写方式所改变,这是一次悄然无声的革命,目前它所带给中华民族的危害还不被大对数人所认知。其实它正在改变我们“中华文化的基因”,其危害的严重程度,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的人认为,这个只是文字的输入方式的改变,不要大惊小怪,然而,有的学者已经看到“改变一国的文字是很难很难的事情,而改变文字的组合,改变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是较为容易的事”。要知道,这种“书写性”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正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气氛,也是一个民族的优势所在,这是一种“基因的改变”,潜移默化的改变当你真正发现时已经乏天无术了。

如果改变了文字的组合方式和书写习惯,那么就很容易改变这种文字,一旦文字被改变,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因此,有学者认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号系统,它既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改变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比掠夺他们一些土地和粮食更为痛苦的

事情,必然触及其心灵深处。……如果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被改变了,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就被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可能也就名存实亡了。……一般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表达只能用语言,这是语言文字的一种功能。但这仅仅是语言功能的一半。实际上,语言引导思维,语言影响思维,语言使人形成思维,形成思维后进而影响思想,这是语言的另一种功能。”(《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王佐书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符合,也不仅仅是艺术,它更是一种文化,它和中华文化共同产生、共同发展、共同承传,共同盛衰,甚至没有中断。因此,书法文字在“书写”上的改变,必将对民族的文化本性、心理产生微妙的基础的改变,从而改变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请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严重的事吗?

(三)书法文字,成为了一种纯艺术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现象,是我们值得引以为豪的。然而,当我们失去了书法文字书写的社会文化背景,书法只是以单纯的艺术而存在,这又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是一种无可奈何事。在这样的情形下,它不仅失去了鲜活的外衣,也断绝了深邃思想的源泉。书法只单单作为艺术而存在不仅缩小了它的外延,更是减弱了它深刻的内涵。因为,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它和绘画、歌唱、舞蹈等其他审美现象不同,它和文字紧紧依存,共同传承,它在更大程度上以一种文化的形态存在,一个书法家、一件书法作品如果缺少文化的支撑,在传统意义上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说它外延缩小了,是因为书法作为纯艺术,很快将失去庞大的书写群体,传统上所有的“士人”都能提笔操觚,而“书法的纯艺术”将书写只集中在几个书法家的身上,大大缩小了书写的范围。说它内涵减弱了,是因为如果书法成为了一种纯艺术,它就再也不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诸多文化属性被淡化、剥离,它不仅仅和诗、词、歌、赋、画、印、割裂开了,改变了书法文字作为“书写状态”的文化传播,更不会强调“技近乎道”的传统书法文字书写过程的哲学体验,进而无法感受线条所表达世间万物的东方深邃的书法思想,这是中国传统书法的终极理想。

四、“书法文化”复兴的对策

面对书法文字在近现代的遭遇,面对“文化基因”被变异的现实,我们不仅要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我们往往会被眼前的利益所驱使,文化的传播往往又和价值成反比,“文化的当下性、商品性、市场性等并不能说这就是最合理的,因为向来人是要被引导的,有“被”的属性”;“未来的百年,正如政治与经济的竞争的激烈,文化也面临着剧烈的竞争。强势文化将越来越强,弱势文化如果不知自强,其走向衰亡乃至消失,恐怕会是必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许多弱势文化都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不少已经消亡。单一语言而论,已有5000多种语言完全消失”。

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现在每天还在发生,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这段历史也未曾走远,我们必须自强、自觉,反思人类的文化行为。

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就时间长度而言,历史最长的文明形态只不过三代,刚超过6000年,而整个人类的历史少说也有30多万年。两者相比,文明形态的历史只及人类历史的2%,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文明度可以说是同时代的。再就价值尺度而言,与原始社会的状态相比,各个文明形态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巨大非凡的,而与人类理想的标准相比,这些成就又都是微不足道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有文明的价值可以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资格瞧不起谁”。(《汤因比论汤因比》,第6页)所以,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所有的文化,应该放慢发展的脚步来关照、爱护人类的每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具有5000年历史、独特的“中华写意文化”,这不仅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未来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必然。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立性

长期以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文化有落后、先进之分。近百年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文化是落后的,西方的文化是先进的,所以我们的一切都要改变甚至连我们的文字也要“拉丁化”,这是非常浅薄的短视之论。这种思想是混淆了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如果说科技文明有先后之分的化,文化是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更何况,我们的文化在五千年独立的体系中发展、壮大,一度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只是在近现代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表现出他的现代科技的落后性。特别是作为审美现象的

书法文字,不仅表现出他的艺术性、唯一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更是世界文化的奇葩和宝贵财富,它重来就自成体系,独立存在发展。东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在互相融合、发展和碰撞中,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独立性。

第二,在国家制度层面上制定有关政策、法规

我们不仅要在认识上高度意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性,更要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出台有关政策和规定,培养和保护“书法文化”的环境,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保护。我们要从娃娃、青少年中宣传书法文化知识,从小具有学习、欣赏这种文化艺术的能力,引导大众明确从俗文化向雅文化的审美方向,在一定的政策、制度和体制上进行约束和规范。要加大各种投入研究现代技术如何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例如要主动、自觉的加大计算机电脑输入的“手写”的技术,尽量用书法文化的思维方式研制“手写输入法”,让传统的书写和现代技术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要做到既能享受现代科技给带给我们的便捷,又能保留“书写文化”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保存我们优秀的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复兴民族文化。

第三,扩大世界书法文化交流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文化向海外的传播和交流主要通过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等,直接由中国大陆输出、交流的历史比较短也比较少,因此,对中华文化的误读、肤浅的理解就在所难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不断、WTO的加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已经来到了“地球村”的时代,迫使我们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思考我们文化的生存、发展以及交流、输出的方法和能力。我们在本国自我保护和发展书法文化的同时,应该将这种文化让世界了解、学习和欣赏并融入到世界的文化之中,唯此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文明只有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成功地将它的文化扩散出去,它才能始终真正地、完全的吸收与它接触过的异己的社会体。”《汤因比与汤因比》

回眸百年,我们的文化在左冲右突中艰难的前行并不断地得到发展。今天我们提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与其说这个命题中的“战略”设计是主动出击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应对”意义上的被动反应。这个议题的提出有很多丰富、深邃、广博的内容,而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书法文字,将在这一战略思考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夜游姚江
勤劳的农民
春姑娘
小鸡住院
小猫钓鱼
小刺猬摘苹果
美丽的夜晚
夏天的小池塘真热闹
自我介绍
甜甜的雨
请节约用水
快乐的体育活动
木娃
韭菜和葱
这是谁的错
教务主任辞职申请
工作失误辞职信
个人原因辞职信
辞职申请书范文
房地产工地辞职信
介绍信模板
刚进公司的辞职信
简单的辞职报告
工厂车间辞职信
进公司2个月的辞职报告
辞职报告范文
公司员工的辞职申请书
介绍信格式
如何写介绍信
移动公司辞职报告
苏青:一边努力一边等待
电佣《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论影视传记片的叙事伦理
理顺立法与行政关系推进人大制度创新
略论九成宫与隋唐政治的关系
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发展——纪念陈独秀先生诞辰130周年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浅谈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主集中制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分析李准电影文学创作的总体特色
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审视
春晚 顶级营销宴
女性导演为中国影视带来的艺术视角拓新
对影视作品中价值观问题的思索
浅论孙中山的“主权在民”思想
分析美国影视剧区域化消费现象
《影子》教案
《小熊住山洞》教案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王二小》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棉花姑娘》教案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前透视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打电话》教案
《小熊住山洞》教案
《秋天的图画》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
《小小的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