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优化语言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优化语言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6

优化语言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优化语言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相互交流的工具。通过它,教师可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可以很好地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可以说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好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不好的教学语言会让学生形同嚼蜡,如坐针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夯实双基,“想学、乐学”,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方法不外两点——课外:紧抓各项基本 功的修炼不放松;课内: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凸显教学语言的魅力。

一、课外紧抓基本功的修炼不放松

1.紧抓语言基本功的修炼不放松

历史课是一门文字课,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老师都要用语言来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语言基本功的修炼应成为每个历史老师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教育家斯霞认为:教育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要使学生会说普通话,说话口齿清晰,咬字正确,声音响亮,语言完整,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那么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些。有的老师会认为,历史课又不是语文课,要那么高的要求干嘛?学生能听懂就行了。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不清,语义含糊,结结巴巴,有货倒不出。那教学场面会是如何的尴尬,教学效果会是如何的低下。因此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深厚的语言功底会让我们如鱼得水、信手拈来,获益匪浅。

2.提高教师的历史文学素养不放松

史学首先是文学,它主要是关心研究人,探究的是过去时空中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重人不重事。因此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是文学家与史学家的结合体,既要占有丰富的史学材料,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很好的把一段历史有血有肉的表述出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其中的精髓和价值。史料是内容,语言是形式,史料丰富则语言丰富。如何让自己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料?教材、教参、优秀的史学著作、相关的历史资料、原始资料、历史古迹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拥有丰富历史资料的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技巧的提高,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只有从各种书籍中采掘表现社会生活领域的材料,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它生动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凸显教学语言的魅力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之前,老师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严密的设计,大到每个问题的分析讲解,小到书本上一个重点字的落实,真正做到“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多么的重要。一般历史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和小结。

1.导入环节,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和感染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要求历史老师能在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受到强烈的感染,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悬念导入等。无论是什么导入方式,老师都要适时地用简洁的

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今天的课题,或激昂、或悲愤、或设置悬念、或开宗明义——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较快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小结时,语言要倾向凝练和升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精力与注意力的分配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中间阶段——学生依定向目标,学习创造,学习积极性高,是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形成阶段;结束阶段——注意力开始分散,学习的惰性比较明显,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此时的注意力特点,迅速科学地推动教学进程。小结的语言语言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不能拖沓冗长。老师尽量在短的时间内,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重难点进行突出和突破,给学生留下虎头豹尾的感觉。升华是个体改变冲动的目的和对象而并不抑制它们的表现。一般总是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的方向,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意义和价值。例如学了世界史“50年代至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后,要联想到当今中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再如从中国古代史上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过程中挖掘出:生产力的发展起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3.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三尺讲台”对老师而言就是一方小小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师有时就像一个演员,除了要很熟练地说出“台词”——有声语音,有时还要配合以一定的无声语言。即老师要通过手势、表情、姿态、眼神等因素的配合,起到传情达意,帮助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某些教学要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作用。比如我在讲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背景时,就用了这一方式。我用左胳膊当山东,右胳膊当陕北。我先把两个胳膊护在胸前,后来打开又垂下,再挺起我的胸膛,接着我做了个刀插心脏,然后要晕倒的姿势(表明这两地的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国民党所控制的中原地区就直接暴露出来,因此毛主席当机立断,做出了“挺进中原,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的战略决策。)学生很快体会到决策的英明性,会心地笑了起来。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教学语言也十分丰富,我仅采撷了其中的几朵浪花,与大家分享。当然百师有百法,请各位同仁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把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张家界十里画廊
教师节的礼物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的弟弟
当一次盲人
芳芳的梦
我跟同学玩
风声、雷声、雨声
做心形卡
影子
《八十天环球旅行》的读后感
记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暑假趣事
我的爷爷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商品房买卖中的适用问题经济法论文(1)
产品责任的法经济分析经济法论文(1)
股东名册的固有缺陷及其独立第三方股权登记托管
论中国公司法之构造缺陷及克服经济法论文(1)
商业银行论中的贷款风险及其防范经济法论文(1)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原因分析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济法论文(1)
试析《证券法》第63条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的规定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经济法论文(1)
工程结算中的默认期限刍议经济法论文(1)
浅论证券操纵行为经济法论文(1)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浅析经济法论文(1)
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分析与立法完善经济法论文(1)
德国内幕交易法律分析经济法论文(1)
票据上所作记载的性质及效力分析经济法论文(1)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实例与评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二
《泉水》教学设计二
《找春天》教学设计三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二
《找春天》教学设计片段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一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小鹿的玫瑰花》课堂实录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
《泉水》教学设计一
《泉水》教学实例与评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一
《找春天》教学案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