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美育三步曲

语文美育三步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8

语文美育三步曲

语文美育三步曲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美育作为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如果遵循审美规律,把握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将审美训练有机渗透到听说读写中,就能够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志趣,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强化与促进智商、德育的功能效应,对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就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美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引导学生感知美

审美感知是语文美育的基础,也是审美鉴赏的起点。审美感知是指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主要依靠视觉、知觉,唤 起相应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从而进入艺术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描述、描摹、表情朗读、巧设悬念、音响或画面渲染等多种教学手段灵活机动的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领学生走进审美的殿堂。

启动导入是感知美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采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以诗导入、以画导入、以音乐导入或以谈话导入等,让学生情感开始启动,自觉审美主体的存在,使之对审美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接受态度。如《沁园春·长沙》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殿堂:“古来有才学、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临送目,凭高揽胜,必生万端感慨。日月的变迁,家园的忧患,人生的苦辛一齐涌上心头,奔赴笔端。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显英雄气概;杜甫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叹时运不济。这样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更以其境界的开阔,气势的恢宏令吟赏者叹为观止。”接着教师在《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的音乐中背诵全词。充满激情的有声有色的导入,叩击了学生的心扉,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

在引导学生感知美时还应刺激学生的感觉和调动审美体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作者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袅娜且羞涩,像刚出浴的美人;把荷香写成渺茫的歌声。在感知此美景时,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渐入佳境,领略到月下荷塘的优雅恬静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2 指导学生鉴赏美

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的识别。情是文之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要抓住情之根,披情入文,就能转变学生之意,从而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并能自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教《警察与赞美诗》,当学生读完这篇文章,都对苏比的不幸遭遇寄寓了同情。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苏比是个好人,他的为非作歹其实是对现实的反抗;有人说,苏比原来不是一个好人,后来他才打算改邪归正。你是怎样看待这个人物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趁机引导学生领会苏比白吃、砸橱窗、调戏妇女、偷伞等行为不是出自本意,而是故意去犯这些轻罪,争取到岛上监狱里去度过严冬,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坏人”。但他的一连串恶行也不能说成是对现实反抗的正确行为。他尚未失去一切就业的条件和机会,却贪图监狱里“三个月不愁食宿,伙伴们意气相投”的生活,所以,也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好人”。他是一个心理和行为反常的流浪汉,他的遭遇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是非混淆,善恶颠倒;他的思想和行为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社会心态。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应该是“衰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引导学生领会喜剧形式下蕴含的悲剧内容,揭示出其本质,加深了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揭示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异同。对于

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

3 鼓励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是欣赏美的深化和发展。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读是理解,语言理解的美育则主要是审美鉴赏;说、写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育则主要是审美创造。美的创造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这里所说的“神思”就是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在美的创造中通过想象把情感、理智、感知连接起来,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出作品的思想美、形象美、结构美、技巧美、语言美,从而获得审美创造力。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途径有多种,既可以指导学生用准确,生动、优美的口头语言在对课文内容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又可以指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描绘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表达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感,还可以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在领略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暑假生活剪影
含泪的笑
自我画像
爱在不经意间
难忘的一个人
他真能干
好邻居
我爱money
助人为乐的方爷爷
迎接大恩人
谢谢你,萍水相逢的人
最伟大的人
夸夸我们的门卫
我身边的“灰姑娘”
我调皮的表弟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1)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与我国财政审计的发展(1)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1)
内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方式(1)
试论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1)
对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粗浅看法(1)
如何撰写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1)
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经验探讨(1)
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成本研究(1)
浅谈企业短期行为及其审计(1)
CPA审计风险与职业责任承担之研究(二)(1)
浅议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1)
关于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构想(1)
CPA审计风险与职业责任承担之研究(一)(1)
通过远程审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
《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题
《观潮》教学设计3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观潮》教法指引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笔卷江涛,墨泻江潮──《观潮》赏析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课内语段阅读题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答谢中书书》基础知识题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课外语段阅读题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