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作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作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8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作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作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1.教学内容上体现美育

历来的文论家、教育家,对写作的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3]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法。”[4]指出写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的双重转化。而叶圣陶对写作本质的阐述则更为具体透彻:“夫文无本体,必附丽于事物而后成其为文,读物之实质固亦为种种之事物;而读物之处,事物正多,尤贵实际探求。宜令学者随时随地探求事物之精蕴,且必经已之思考而得答案。然后陈事说理自能确切而畅达。”[5]叶老的这段话,道出了写作的精髓: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必“附丽于事物”,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作文教学的内容,当围绕生活展开,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去发现、欣赏和挖掘生活中的美。

需要注意的是,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并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为文字?必须具备把充实而深美的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的本领。作文教学 的终结,就是培养这种本领———即语言表达的能力。由此,教学内容应该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多下功夫。坚持引导学生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以“真善美”为作文教学审美的基础,这实际上也是坚持了“教书育人”的原则。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美的世界,并且鼓励他们把这些美写下来,用这些美打动自己,用这些美叩动读者的心。

作文教学的横向内容是按照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规律来实施作文教学,具体到每一堂课,笔者认为应该由四个部分组成:一、创设情景,感知审美形象。美育化的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审美客体,创设一种审美情趣,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二、唤起想象,体验审美情感。想象和情感的唤起是以审美客体为依据的,唤起想象后,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起与客体的精神共鸣。三、拓展情思,享受审美愉悦。在美育化的作文教学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引导者,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拓展情思,获得教益,享受审美愉悦。四、下笔成文,提升审美情趣。美育化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想象,拓展情思,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和欣赏,诉诸笔端,即兴写下兴意盎然的佳作,提升了审美情趣。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每一堂写作课的具体要求略作改动,但其核心未改。

2.教学方法渗透美育

古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课标下,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在教学内容上要以“美”为中心体现美育外,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渗透美育。

2.1以“美”为中心,树立“阳光教学”理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利用学生爱美和渴求欣赏美、创造美的心理,以“美”为中心,树立起“阳光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生活,去积累素材,去构思作品,并在写作之时,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写出自己感悟最深的人和事。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帮助学生强化审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美益智,引导学生投入“大语文”学习;以美培德,逐步树立“真、善、美”的观念;以美陶情,使学生形成热爱、感知、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2.2 “讲、读、练”相结合 构建作文教学新模式

新课标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认识美、了解美,通过“讲美”让学生逐步获得发现美的眼睛,感知生活中“人、事、物”所具备的美,才能激发学生去创造美。“讲美”是作文教学方法的第一步。通过讲解,作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才能为学生所熟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美”让学生认识了美,接下来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读美”来进一步挖掘“美”,让学生不仅知道“美”是什么,还能让学生真的了解“美”在哪里。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读山、读水、读生活、读美文,在认识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欣赏美、挖掘美,从而为学生创造美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知道“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之后,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和激情被激发出来,接下来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去实践。创造“美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真善美”为中心为文章立意,大胆创新构建作文“结构美”,运用修辞锻造文章“语言美”,发散思维驰骋想象塑造文章“形象美”。

让美育渗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形式也可以不一而足,目的却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他们能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能用审美的视角审视生活,并能用美的语言、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2.3多角度评价,实践美育

作文本身就是美的一种传播途径,它寄托着学生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成功的习作,能让作者和读者共同享受到写作的愉悦,得到美的滋润。在作文的评价体系里面,首先重视作后交流。作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得成功感的平台。交流可以是整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片段,交流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通过交流进行鼓励,这样既可以使作者得到肯定,又让其他学生从身边的榜样那学到了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听者还要对作者做出恰当的评价,这样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提升了作文水平。其次,“美”的评语很重要。学生写一篇作文之后,他的成功美感源自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肯定,恰当的评价至关重要。批改作文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的卷面美、语言美、情感美、结构美、意境美等多个方面寻找亮点,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并用温馨的话语,热情的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后,多种形式搭建创作—发表—创作平台。对于学生的作文来说,最高的评价莫过于能发表。班级的作品栏、黑板报,学校的广播电台都可以是他们展示自己习作的舞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跟妈妈学炒鸡蛋
秋游南郊公园
洗碗
美丽的校园
难忘的一件事
愉快的一天
迎新年
我的作品
让座
《地球在呻吟》读后感
粗心的妈妈
我喜欢的颜色
家乡的美
做哥哥的烦恼
绿色网吧
细节决定成败
论网络电台与微平台融合并进
简论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
党报社区新闻的报道突破研究
试论正能量节目主持人的现场互动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
浅析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提升电视新闻标题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地方台自办节目如何赢得观众
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
浅析电视字幕的信息表达形态
升级民生维权节目的举措
浅谈如何做好路况播报工作
记者暗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必须把握的几点认知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必背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关注信息反馈提高教学实效福建连城县姑田中心小学江道忠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
笨狼的形象 备课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教学计划
总复习(小学语文教材必背内容) 教师随笔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真爱才有教育 教师随笔
总复习(小学语文教材上必备内容) 教师随笔
浅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
生命 学生作文范文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初探轻松而有激趣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和修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