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文化形态与内涵综述
论文是指对一个专题或者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进行研究的文章,他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又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形态与内涵综述,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文化是天然的,还是后天创造的?一般人肯定会说,当然是后天由人所创造的。没有孔子就没有人文之理,没有老子就没有自然之道;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没有李白就没有《静夜思》……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在我看来,文化是规则与秩序的集合体。而具体的文化作品,无非是对规则与秩序的诠释与演绎。而我又认为,任何规则与秩序,都是与事物伴生的,属于事物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早于事物而生,也绝不晚于事物而生。
地理形态,是文化的产生之源。而万物运行的规律,则构成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讲究天地人的秩序。所以人事要合于天道。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平衡。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规则,是平衡。而秩序,是为了保证平衡。无论是儒家的中庸,还是道家的阴阳,还是佛家的轮回,都是为了保证事物的平衡,因为平衡才长久。生生不息而长久,这就是天之道——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号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本质,就是人合天道而不违。“合”者,其实就是守。守天之道,也就是“平衡”的规则,就能够如天一般长久。
明白文化是规则与秩序的集合体,这点极端重要。譬如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负责人,常常说搞文化建设。但你问他什么叫文化建设?又如何建设?他给你说一大堆,但你听得糊里糊涂,把握不住要点。因为他自己也是糊里糊涂,木有要点。那如果让你去建设,你又该怎么办呢?现在你就应该知道,如果别人让你去为一个组织或团队建设文化,那你要做的,就是创建一套适合组织运作的规则与秩序。
另一方面,我们又如何去探究任意一个企业或组织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呢?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了,其实就是去寻找它们运作的规则与秩序。这当然也包括潜规则了。当年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中国人的行为规矩与社会秩序,这就是“礼”。 一个孩子提着篮子,给邻居家送去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桔子。邻居必然会回馈其他东西。这就是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因为它体现了“礼”的规则。这样有礼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而这样有礼的民族,就是有文化的民族,所以中国叫做礼仪之邦。吃饭时,让长辈坐上位,晚辈坐下位,这是“长幼有序”的秩序——这也是中国的文化。而美国人的秩序,是座位随便坐,这是自由。自由和民主,是美国人的秩序;法制,是美国人的规则——这构成了美国的文化。
当年孔子说礼崩乐坏,说的就是规则与秩序的破灭。而如今的中国,又到了一个人心不古的时代。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经历五四运动与十年文革,把传统文化给破坏了。所以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了一个让所有人认同与遵守的、具有普世价值的规则与秩序。所以整个社会的文化重建,说白了,就是需要建立起一套让整个社会遵守的规则与秩序。很早以前,我就想,既然传统文化已经被破坏被打倒,那国人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文化以适应当今社会。但我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建立这个新的文化。也就是说,想法不能落地。现在,我终于知道,想法该如何落地了。
而且以前我曾经说过,人类早晚有一天,会脱离土地的束缚,进入自我内部循环阶段。那基于土地而产生的传统文化,自然也需要改变,以新的文化来适应新的社会现实。那改变应该从哪里做起?以前也是一头雾水,而现在,也终于有眉目了。
而更有价值的则是,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譬如说建设一个有看起来有文化内涵的建筑。这个怎么办?明白了文化是什么,那即便是一个不懂建筑的人,也可以回答:只要建筑体现了规则与秩序,它就是有文化的。譬如紫禁城,譬如武当山的建筑群,譬如江南氏族的府邸,譬如古代的普通农村家庭建筑,它们无一不体现了规则与秩序。
设计与艺术,如何体现文化?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就是在设计物或艺术品里,体现规则与秩序。我想,把握住这点,要设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应该很容易了吧。换句话说,如何看一个艺术品,是否有文化。那标准也就很简单了,只需看这个作品,是否体现了规则与秩序。譬如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性产品。那瓷器如何体现了中国文化呢?原因在于,瓷器的本质内涵是玉。而玉温润,有君子之德。这就是瓷器的文化特征——君子的规则与秩序。
或者,你如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文化的人?那你就看他的内心,是不是有规则有秩序。他的行为可能表现得无规则无秩序,但他的内心如果有,那他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很多人行事乖张,放浪形骸之外,但其内心,是有所坚持的。这样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是真名士自风流”。什么叫真名士?内心有坚持,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人。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形态与内涵综述,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给电扇洗个澡
- 我长大了
- 假如我是……
- 登“一线天”
- 我给洋娃娃剪头
- 去观
- 愉快的夏令营
- 被冷落的赛车
- 让座
- 吹牛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给罗爷爷的一封信
- 国画
- 一堂体育课
- 闷热
- 高中《语文读本》的阅读方法
- 浅谈文言文字词句教学
- 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初探
- 话题作文中语言求美
- 运用“对比法”巧妙复习易错标点
- 小学作文命题的针对性
- 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与对策
-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及传媒的功能
- 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 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
-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详细内容
-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
-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 浅谈在作文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
- 读懂《老人与海》
- 生命的大海──海明威《老人与海》导读
- 永不屈服的硬汉子──《老人与海》导读
- 《老人与海》的震撼力
- 解读《老人与海》的象征蕴义
- 硬汉海明威
- 拜访海明威笔下的“老人”
- 大师的教诲,擦亮我们的双眼──评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精神力量
- 谈谈《老人与海》中的死亡变形
- 海明威是硬汉还是懦夫?
- 名著梗概:《老人与海》
- 三读《老人与海》
- 读《老人与海》有感
- 难忘海明威
- 《老人与海》象征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