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判断与处理策略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判断与处理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2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判断与处理策略

课堂教学资源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以教材、练习册、教学图片等为主的静态教学资源;另一类是动态教学资源。相对于预设性动态教学资源来说,它是不可预设的,也是不可预知的。面对突然“生成”的动态教学资源,教师要以有价值、有创见的情境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教学获得成功。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中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时机

(一)意外的事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出现往往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教学内容是十分困难的。此时,教师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巧妙地把它们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

(二)学生的错误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教学中的“错误”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错误”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三)学生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由于兴趣、注意力、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学生对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言语、行为或情绪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生成性资源。

(四)教材的二度开发

通过教材的二度开发,可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并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它们是不可预知的、偶遇的或随机的。

二、挖掘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

(一)充分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不是教师可以预料的。但是,只要教师有充分的预设,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把它们转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亮点。可以说,预设得越充分,生成得越精彩。

(二)预设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理解,难免出现启而不发的“意外”现象,使课堂教学出现暂时的失控。这时,教师要善于提供暗示,或者改用其它提问方式,或者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进一步方便学生理解信息和接受信息。比如,为了操练“have”的句型,我出示铅笔盒里的一捆新铅笔并问学生:“Guess,how many new pencils do I have?”学生不知道“how many”的意思,课堂一下变得沉闷起来。面对这个“意外”,我改用其它方法提问学生:“How many? Five,six or eight?”学生很快明白了“how many”的意思,争先恐后地开始猜数。等到学生猜对后,也就掌握了采用“have”表达“拥有”的方法。

(三)预设游戏

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但是,如果组织不好,缺乏精心的预设,则会发生很多“意外”,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我曾旁听过这样一节英语课:教师想与孩子一起开展“Guessing game”的游戏,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猜猜老师将画什么,学生可能会猜egg,sun 之类的东西;教师再加一笔,学生再猜,将所学的圆形物品轮番猜一次,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复习所学的单词。但是她没想到,刚画了一个圆圈,下面就有不少学生大喊“apple”,教师一怔,笑容在“意外”面前凝固了,游戏也草草收场,根本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显然,这位教师缺乏精心的预设。其实,这堂课完全可以成为一堂精彩的课。只要教师预设几个方案,如学生猜苹果,就画橘子关;学生猜太阳,就画蛋糕……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捕捉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及时捕捉,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注意纠错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把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错误作为错误来进行纠正,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要仅仅局限在纠正错误,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地将其转化为积极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从而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让全班学生都能受益。

举一个司空见惯的学生口语表达错误的例子:“The girl with her mother are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对这样一个语言表达错误,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将句子中的“are”改为“is”,而应该想到学生一定是把“The girl with her mother”等同于“the girl and her mother”了。这时,教师不妨将这个句子首先板书下来,然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T:What’s the girl going to do?

S:She’s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T:(板书“She’s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her mother”,指着黑板上写的第一个句子“The girl with her mother are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问学生)Is the sentence right?

S: No. It’s wrong.

T:(教师用改正符合将“with her mother”移至句子的末尾,再将“are”改为“is”):Is it right now?

S:Yes.

如此处理,不仅避免了繁琐的语法分析,而且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全班学生都明白了这里的介词短语“with her mother”与主语“the girl”. (六)利用差异

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且喜欢辩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尽相同的答案提供给我们大量的差异信息。毫无疑问,其中相当一部分差异可以作为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

例如,当教师在问学生“What color do you like best?”时,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回答是很直接的,如:“I like green best.”“I like green.”“Green.”等。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应该就此深入地问下去,如:“Why do you like green?”“Why don’t you like red?”等。这样处理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丰富课堂教学的语言信息量,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七)激发思维

教学资源通过二次开发可以变为新的教学资源--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教师上课时带来了几个随身听作为教具,在与学生进行模拟性会话时,已经把这些随身听都分完了。接下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操练性对话,教师将已经用过的随身听作为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进行二次使用。对学生说:“Now,children.If you like the walk mans,you can ask your classmates for them.But you have to speak English.”于是,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相走出自己的座位与那些已经得到老师随声听的学生主动用英语进行交际。由此可见,能将已经使用过的教学资源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减少课前教具准备的工作量。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上动态资源的“生成”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我们只有把握时机,精心呵护好教学中不断闪现的生成性资源,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以拓展,课堂上才会不断出现美丽的“生成”,课堂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精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网让我增长了知识
倒背电筒
节俭是美德
话说中秋
美丽的音乐喷泉
调皮的硬币
难熬的一节课
缩写——《鲁本的秘密》
游龙潭峡谷
家乡的田野
校园一角
我的小天地
图书馆—我的智慧之门
我的家
体验“长征”
论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探析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1)论文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思考(1)论文
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1)论文
浅论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向(1)论文
探析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1)论文
浅析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1)论文
浅析餐饮业服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及对策(1)论文
探析路桥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探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论文
论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1)论文
探析新时期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论非物质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1)论文
浅探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1)论文
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论文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一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一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