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推覆构造带及对地震的影响

浅析推覆构造带及对地震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析推覆构造带及对地震的影响

推覆构造是地质结构中较为复杂的一种结构,对推覆构造的研究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对其演化、形成特点等方面了解比较深入。目前对其研究主要是为了进行石油能源勘测,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同时研究表明,对推覆构造的研究也可以了解地震发生机理,可对地震进行有效预测。

1 推覆构造带

推覆构造带的整体构造是由逆冲断层和其上盘的推覆体和下盘的推覆体组合而成。一般逆冲断层呈现为上陡下缓的铲子形状,或者是下陡上缓的倒铲子形状,有时呈现为陡缓错落相间的台阶状。上盘是由外来岩块从远距离的地方推移到近处而形成的推覆体。下盘则是原有的岩石土地,只发生较小的位移。推覆构造多是因为造山运动形成,在以前为陆地的地方也会常见,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片推覆构造的地形,称为推覆构造带。

1.1 推覆构造分类

推覆构造按岩层的褶皱可以分为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褶皱推覆体是处于倒转平卧状态的褶皱沿着断面层发生相对位移时,岩层之间因为位移产生的挤压作用产生了一定拉伸,造成岩层撕裂。冲断推覆体是在岩层因拉伸产生撕裂时的剪切面在运动下只产生了较大的位移,但是并没有发生因运动而产生褶皱。

推覆构造还可以由其他原因产生大规模位移。当板状岩石层发生伸展或者滑动时,会发生大量移动的现象,按这种情况可以将推覆体分为两类。一是由伸展运动产生挤压的作用,称为推覆;二是由板块自身重力引起的滑动,产生板块滑移,称为滑覆。

推覆构造可以由冲断层呈单条出现,也可以呈多条的形式出现,更多的时候,冲断层是呈多条相似的束状出现。推覆构造按冲断层的分布和走向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单冲形式是由多条形状相似的冲断层组成,且其逆冲方向相同,由此形成有次序的叠瓦状。在地质的断面层和下岩层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附加构造,单冲形式的推覆构造主要在岩层褶皱和发生逆冲带的地方孕育。单冲形式也是推覆构造最为典型的组合形式。

背冲形式的冲断层是呈叠瓦状向构造岩层的两侧外面的地方发生逆冲,由于逆冲方向相反,在岩层构造应力之下产生两种断层。我国较为典型的推覆构造中,扬子板块的边缘向大陆盆地而成的构造带中常见到背冲形式的构造。

对冲形式主要发生在盆地,主要由两个呈叠瓦状的冲断层在盆地内发生相对逆冲形成的。这种对冲形式的构造是随盆地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是从盆地最中心的位置,发生明显对冲,形成构造地质。

楔冲形式是发生于两个盆地之间,主要是由两个冲断层形成上宽下窄的楔形冲断层。楔冲形式主要是发生在盆地的基础岩层上,构成楔冲的两个冲断层是由盆地中部较新的岩层组成。

2 推覆构造带对地震的影响

推覆构造带的形成也是由板块运动及内部岩层的移动造成的,部分推覆构造带呈现活跃的状态,发生较为明显的移动或者滑移,而由此形成地震带,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的秩序,更为严重的会造成人身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由推覆构造带引起的地震数量众多,其中后果较为严重且影响深远的主要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地震,这两次地震都是由于冲断层在较高角度发生运动造成的。现以这两次地震的发生做一个简要分析。

汶川和雅安都属于四川盆地,此地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缓冲带附近。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均处于龙门逆冲推覆带的断裂带上,这断裂带是由青藏高原的抬升,使地质板块发生一定位移,使龙门山在断裂带上产生挤压。这一带的岩层一直在进行应力的蓄积,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引起地壳的破裂,发生地震活动。这种因为挤压产生应力爆发的冲断岩层引起的地震,其应力传递和散发的过程较为缓慢,引起了较多余震。四川盆地内就有很多推覆构造带,更容易发生冲断层之间的相互移动或冲撞,这也是四川地震多发的一个根本原因。

3 推覆构造的研究可进行地震预测

推覆构造结构较为复杂,检测地下岩石层也需要用较为高端的设备,但是对推覆构造的研究可以了解地震发生机制和进行地震预测。推覆构造研究中对中断层的岩石褶皱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汶川地震就是由于冲断层发生挤压而积蓄应力,最后引起地壳破裂,发生了严重的地震。这次地震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个区域地震的发生与推覆构造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推覆构造带的中断层岩石褶皱,分析其几何参数,定量分析,以此来预测关于地震的未知数据,来完成对地震事发之前的预测。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岩石运动,冲断层岩石褶皱形成,从而得知其发生机理,为地震的有效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推覆构造带不仅可以进行地震的有效预测,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冲断层褶皱发现天然资源的储存,因为这些地方为石油、天然气形成了良好的储存空间,部分地方通过研究推覆构造带已经发现了许多油气资源。

4 结束语

推覆构造带的形成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板块和冲断层移动形成的,按岩层的褶皱可以分为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按作用力不同可分为推覆和滑覆。推覆结构的组成形式是通过冲断层的运动特点及成型形状区分的,分为单冲形式、背冲形式、对冲形式、楔冲形式。研究推覆构造的冲断层岩石褶皱可以了解到地震发生的机制,并进行地震预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研究推覆结构还可以预测一定区域内油气资源储存量,为国家能源探测做出一定贡献。推覆构造带是板块及陆地形成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与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震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通过研究构造的冲断层岩石褶皱,可有效了解地区的地质构造及板块运动规律,从而预测地震,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一件事
世上只有你最笨
爬土山
小雨滴
蝴蝶的故事
丢手绢
我们玩打卡游戏
我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如果
玩电脑游戏——摩尔庄园
妈妈的爱
转飞机
好玩的游戏
我们玩得真痛快
游戏大战
试论国有财政资金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1)
浅议经济后果观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1)
趋同国际惯例 提供有用信息——解读中国会计准则体系(1)
企业会计的价值管理与信息整合(1)
知识经济促进会计的发展(1)
对当前会计主体的研究(1)
企业物资采购合同审计方法(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质量控制(1)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及需注意的问题(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1)
当前会计信息化面临的几个问题(1)
消费型增值税企业的税务会计处理(1)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1)
会计信息风险及其预警机制研究(1)
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1)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乌鸦喝水》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匆匆》教案及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