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4
上海轨道交通箭指何方(1)
简介: “十五”期间是上海轨道交通的集中发展期,将建设200多公里的10条轨道交通线路,初步形成轨道交通骨架网络。为此,上海市政府正深化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以促进轨道交通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与经营体制改革现状,对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框架性的建议。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产品-客运服务可以通过设置收费口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而在特定运能以内多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几乎为零,显然,轨道交通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体现了收益外部化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轨道交通的建设将给整个城市带来社会、经济收益。轨道交通运量大,占地少,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从而减轻了地面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节约了人们的时间成本,同时,轨道交通采用电驱动,是一种省能源、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形成良好的社会收益。此外,轨道交通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沿线房地产迅速增值,商贸日趋活跃,从而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上海轨道交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十五”期间上海每年将建设轨道43.6公里,这一速度不仅远高于西方城市,而且比汉城的建设速度也要高出近一倍,以每公里平均造价4亿元计算,需要总投资872亿元,约占GDP的2.5%。要实现这一目标,完全靠政府现有的财力,沿用过去地铁建设由原上海地铁总公司一家独揽的模式是不现实的。为此,2000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了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投资功能和投资引导功能,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逐步走向规范、有序、合理的市场竞争,同时建立起政府有效的监管机制。
按照“四分开”原则,新组建的申通集团作为上海轨道交通的政府投资主体,按照轨道交通项目“谁投资、谁所有、谁得益”的投资原则,在资本金逐步到位的情况下,对“十五”建设项目,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分别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实行资本金制度,按项目投资总额30%-35%的比例确定,申通以现金投入,沿线各区主要以动拆迁费和车站土建资金作价入股,项目公司凭借良好的资信和轨道交通产品生命周期长的特有属性,积极筹措银行贷款并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推进,社会多元投资的格局。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目前已由上海地铁建设公司、久创建设管理公司、上海港铁建设管理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四家总承包商共同竞争,其中上海港铁的投资方之一是香港地铁有限公司,这意味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向境外资本敞开了大门。在地铁运营管理领域,2002年8月现代轨道交通运营股份公司获得了即将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5号线(莘闵轻轨)的经营资质,打破了上海地铁运营公司独家运营的垄断局面。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编制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专业规划、核实票价、推动轨道交通投资的多元化并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建设、运营不断适应市场化要求,实现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回报-投资”的良性循环。
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思路
政府引导,建立多元化的融资结构。上海轨道交通的“十五”建设项目,是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的项目公司来建设。为引导各方为上海轨道交通项目筹措资金的积极性,上海轨道交通的政府投资主体-申通集团按照各股东出资额整数,实行建设期投资补贴政策,投资补贴率一般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逐步建立轨道交通利益还原机制。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实现轨道交通项目外部效益内部化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的开发对土地级差效应影响较大,为沿线房地产带来较大的增值收益,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线路向郊区延伸,政府有必要提前开展土地储备工作,利用土地级差获取增值收益。同时,通过适当增收房产交易费用等途径,获取房地产增值收益。适时开征轨道交通专项税费,调整部分已收费项目的用途,建立政府的轨道交通建设专项基金,以利于上海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
进一步推进和落实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政策。我国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方面仍比较落后,缺乏竞争力。车辆等机电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不但费用昂贵,而且造成设备类型纷杂,今后的运营维修也成大问题。因此,政府在规范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完善技术政策和技术体系的同时,要为国内重点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创造条件,加快轨道交通技术设备国产化进程,大大降低轨道交通投资和运营成本,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建立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新思维。“十五”期间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到多线运营的扩展阶段,必须建立轨道交通网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运转机制,建议轨道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门成立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机构,确保运营安全与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加快轨道交通专营权的探索与实践,由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机构进行线路专营权拍卖,运营商在专营期内负责运营,努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绩效,承担运营管理的经营风险,从而形成轨道交通“网运分离”的经营思路。此外,可适时成立上海轨道交通行业协会,制订完善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管理规程,建立起行业内运营成本指标和定额体系,带动会员的自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暑假里的一件事
- 家乡的变化
- 我的妈妈西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智慧珠游戏拼盘
- 森林伙伴去春游
- 生命的旅程
- 读书体验
- 舞龙灯
- 学校的花坛
- 美丽的江滨公园
- 记一次劳动
- 第一次煮饭
- 好成绩可以买得到吗?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国外绩效审计的挑战及对策
- 审计公告引发的思考
- 财政转移支付审计初探
- 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企业审计的创新
- 审计机关的外部关系及其管理
- 围绕财政体制改革 积极探索深化财政审计
- 德国国家审计计划管理现状与借鉴
-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 开展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 如何搞好项目支出的效益审计
- 浅谈现代审计方法
- 从效益审计视角看我国外债管理
- 财政审计调查研究
- 浅议如何搞好乡镇经济责任审计
- 风险和效益对财政效益审计的重新审视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 《土地的誓言》练习题与答案
- 《黄河颂》同步达纲练习
- 秦 牧:《土地》
- 蔡运强:《土地啊……》(节选)
- 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 王继波:《我爱这土地》
- 《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 端木蕻良:《早春》
- 《黄河颂》习题精选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 《黄河颂》习题精选
- 艾 青:《我爱这土地》
- 孙 犁:《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