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5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
《接触与碰撞――16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一书的最大贡献在于,为我们开启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的新视界,这是中西交流史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16世纪前后的世界版图中,中国称得上是一个强国,至少在西方人心目中,对于中国的想象是完美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一批批西方人能够经由海路来到中国,西方人对于中国法律的认知,最先便是从游记和书信开始的。
第一批到中国来的是1517年的葡萄牙使团,他们抵达广州时用鸣炮来庆祝,却不知触犯了天朝的礼仪,等来的是抓捕他们的明朝军队以及中国的刑罚和牢狱。第一次见识中国法律的西方人,只是收获了一段难堪的触法经历。
1810年英国人小司汤东历时8年翻译的《大清律例》在欧洲出版发行,他评价这部法典的条文“最伟大之处是其高度的条理性、清晰性和逻辑一贯性”。这是第一次将中国的成文法典较为完整和系统地介绍给西方,尽管里面仍然不乏错漏之处,但西方人对中国法律的了解程度已大大超越了中国人对欧洲法律的认识――这时候的中国人也许仍然不屑于了解西方的法律制度。
小司汤东虽然对于《大清律例》在技术上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却是在对中国不再抱以美好幻想的基础上作出这一翻译成果的。他甚至在英译本的前言里写道:“中国人所吹嘘并得到许多欧洲历史学家承认的中国对其他民族的优势全然是骗人的。”从小司汤东的这个看似矛盾的看法中可以发现,西方人对中国法律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政治目的的纠缠,可以说,这是一种带有学术性质的比较法研究了。
当西方世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候,天朝大国的人们仍然是君主控制下的礼法社会,儒家文化深深地浸透到平民百姓的血液里面。尽管最初的西方人接触到的中国法律是零碎的,很多时候还只惊诧于中国人老被县衙挨打的臀部。从最初屡屡将中国法律歪曲到可笑的境地,从不自主到自主地研究中国法律,西方人逐步地修正着对中国法律的看法。真相总是在歪曲中修正,这些零碎的材料,经由一代代有中国生活经历的或者是对中国充满兴趣的西方人的修正,渐渐浮现出中国法律的真实轮廓。
这是一场持续300多年的比较法研究,但可惜的是,并不是双向的,在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之前,西方人早已将中国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这个情况现在正好相反,今日中国的法学研究已经无法逃脱比较法的视角,无论是德、日刑法之于刑法研究,日本、台湾民法之于民法研究,还是美国宪法传统和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之于宪政研究。套用北京大学教授苏力的话说,今天我们的哪一个部门法的研究,哪一个法律专题的研究又不是比较法的研究?
书中穿插的大量关于中国法律的灯草画、铜版画,均十分新鲜,大多是作者游学国外期间收集到的,也正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许算不上一本真正的法学著作,仅仅是法律见闻录的集合,缺少升华后的批评。因为,法律不止是故事,故事只是时代和制度背景下的缩影,缩影虽具体而微,但法学家则应该具备穿透缩影的努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命的献礼
- 田园的清晨
- 乡村景色(3)
- 乡村生活(1)
- 感悟生命
- 战争代给孩子的痛苦
- 乡下美景
- 可爱的小虎子
- 我的傻瓜爸爸
- 生命大树
- 我敬佩我自己
- 因为有爱
- 乡村景色(4)
- 乡村趣事
- 一个真实的故事
- 公路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职称评定专业技术2012年度工作总结
- 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 建筑新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项目部施工员个人年终总结
- 2012年工程现场技术员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多年经验总结
- 建筑公司项目部技术员工作总结
-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 长输管道设计施工中的问题
- 建筑工程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2011年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 某单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年终总结
- 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
-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