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人大代表的媒介素养
每年全国“两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都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对代表委员“围追堵截”,场面蔚为壮观。之所以要“堵”,很多时候,是有些代表不愿意面对媒体,怕答不好,出漏洞以致授人以柄。当然其中也有以一个腔调、一成不变的神态面对公众的,以“标准语言”接受采访,一套官话,空洞无物。还有一种极端现象就是毫无媒体意识,发言过于随意,其中一些“雷人”的话语或议案一经亮相,立刻引爆舆论,继而被公众诟病。
人大代表“不愿”、“不敢”和“不会”发言,显然是媒介素养不高的表现。大众媒介是政治传播的“扩音器”,作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人大代表的媒介素养亟需“补课”,这是人大代表更好履职的需要,也是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需要。
人大代表的媒介素养可以从信息的“获取”、“筛选”、“呈现”三个层次去培养。“获取”即利用移动终端上网、安装客户端,或者是运营微信公众账号把代表征集民意的平台搬到互联网上、智能手机上,借助新媒体手段把“热腾腾”的民意带进人代会。
“筛选”即比较过滤,去伪存真,并将这些内容加工整理成履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准确、客观、深入的信息。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泥沙俱下。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常常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这就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排除“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干扰,理性、客观地将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放到宏观的政治及经济背景中来综合考量,“淘”出有价值的部分。
“呈现”即坦然面对媒体,将自己的观点建议抛出,回应老百姓的权利诉求。人大代表如何保证站在公众立场发声,如何保证自己的意见契合公众的意愿?这自然不能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而必须在充分了解民意、汇集民意的基础上随时感知民众对其意见建议的反馈。这就需要代表多与媒体打交道,多从媒体上看到民意的诉求和民意对自己建议议案的评价,吸纳民意,完善对策,进一步提高建议或议案的质量。如果一名人大代表总是担心舆论,或者害怕成为舆论焦点,那他(她)就可能缺少与舆论沟通的自觉和能力,从而产生应对媒体、行权履职的“本领恐慌”。
说到底,媒介是代表与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公众的态度。人大代表如果胸怀坦荡,出于公心,那么,其所提意见建议,自然会赢得选民的支持和信赖,有利于推动“一府两院”的工作。因此,人大代表应当敢于面对媒体,尊重媒体、善待媒体,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不断提高媒介素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运动会
- 假如我有七色花
- 妈妈的爱
- 值日班长
- 包饺子
- 爱
- 考试后的感觉
- 外婆家的“菜园子”
- 桃子
- 画鼻子
- 雨
- 公园一角
- 太阳
- 小白兔
- 下象棋
- 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
- 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
- 谈歌唱的意识和感觉
- 对《放牛班春天》中的音乐元素赏析
- 关于指纹技术在确定交通事故驾车人中的应用
-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 把握声乐的“脉博”——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 焦金海筝曲探讨
- 公路医疗货物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 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因
- 浅谈造访欧洲中心的音乐之都
- 论高等师范院校民间舞的优化教学
- 论歌唱训练中的呼吸、共鸣问题
- 中国的交通运输出业及中外对比分析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 《父亲和鸟》教案
- 《坐井观天》教案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案
-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难忘的一天》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风娃娃》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一分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