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27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机构,形象的图像语言。由于书本中的数学抽象性很强,所以当学生上到初中,就有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书本知识,致使学习兴趣缺乏或减退。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矫正,很多同学此后就会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和途径,已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

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其实并不是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有这种感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中没有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因此,找到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切入点,就成为培养数学兴趣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讲解0是否是自然数”这个问题时,学生要记住并不难,但是要给他们讲个故事肯定会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授过程中,笔者举例道:“很久以前,人们是靠打猎为生的,可是并不是每天都会有收获,有时候收获也不相同,终于人们想出了好办法,就是在绳子上记数,于是就产生自然数,今天没打到猎就是0,而打到的也都是正整数,所以产生了自然数。”通过这样故事的讲解,学生立刻对自然数产生了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多讲些有关数学史的小故事,会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合理设置问题

课堂上,教师合理设置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授课时,根据课标要求、教学要求,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思考的过程,进行认知,达到学习目的,使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如何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是课堂提问技巧的关键。课堂提问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检查、反馈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提问的目的可分为:直接提问结果、过程书写提问、检查性提问等。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有:从激发兴趣入手、从思考过程引导入手、从对新知识铺垫性入手等。将知识全面覆盖,递进性的问题,逐层诱导,目的明确,这样便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正确、合理、科学的提问其实是在教学设计中吸引学生的很好手段。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独有的特色: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石,有了基石的引导,便为达到目的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在《数据的收集》第一课时课堂设计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5分钟,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现贯穿本节课的问题。问题一:现在请你作为调查组的组长,调查全校同学带眼镜的比例。问题二: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事件的总体和个体分别是什么?问题三:你选择何种调查方式?为什么?问题四:你会怎样进行这次调查?请尽量说详细。问题五:要想得到结果需要进行怎么的运算?5个问题一出,学生立刻活跃起来,通过分小组的讨论研究之后,由学生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了解了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接着,笔者又举出第二组问题。问题一:是否所有的调查都可以同时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请你用具体的例子说明。问题二:“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各是什么?”通过第二组问题学生的回答之后,本课的重难点已经全部完成,本课笔者只用了7个问题,就将全部内容授课完成。学生讨论热烈,兴趣浓厚,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启”的“愤悱”状态。在这个思维的突破口上,笔者及时点拨,学生茅塞顿开,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最后自己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实践表明,课堂提问是每位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只有设计出准确的、合理的、有梯度的课堂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创造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兴趣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活跃,学生参与数量多,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所以,数学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小组实验,小组探讨可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这样方式得到的实验结论印象更加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体现的重要理念。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研究总结,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书本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从而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

例如,在进行《利用影子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教学时,笔者将学生分好组,带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授课。让学生借助皮尺、现有同学的身高,在阳光下设计出了一套测量物体高度的办法,在学习中既训练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又很好地体会了三角形相似的对应边和相似比。学生学习兴趣浓郁,学生反响非常好。有了小组的合作学习,课堂就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建立自信,思维灵活的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这样既激励学困生,又增强学优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是多样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探索,开拓创新,长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可以独立发现问题,做到有驱动力地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天的凤凰广场
可爱的动物
我爱杨梅
知错就改的亮亮
精彩的球赛
这次轮滑真开心
小白兔运南瓜
检讨书
帮助小鸟
课间十分钟
夏天雨后的景色
做好事
春 景
小猴学艺
课间十分钟
物权法应当规定海域使用权制度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4)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5)法学理论论文(1)
辩诉交易中国化之契约观视角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4)法学理论论文(1)
多元化目的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3)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7)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8)法学理论论文(1)
网络媒体的自组织架构与法律规制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8)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9)法学理论论文(1)
辩诉交易中国化之契约观视角(4)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5)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3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1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1
《称赞》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
《酸的和甜的》教案2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