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李宗仁与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与台儿庄大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李宗仁与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台儿庄战役的主要指挥者。1938年1月至5月,他指挥了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徐州会战,其中台儿庄大捷是他一生辉煌的顶点。台儿庄――苏鲁边界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一次胜利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台儿庄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威武不屈之地。周恩来曾评价说:“李宗仁先生一生为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北伐,二是台儿庄,三是归来。”其中的“台儿庄”,指的就是1938年春,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军,取得的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日寇肆虐华夏 淮河对峙鏖战

徐州位于津浦、陇海铁路的交叉点上,介于黄淮二河之间,是苏、鲁、豫、皖四省的要冲。如果中国军队控有徐州,一方面可以阻断津浦路,将华北、华中两地的日军隔绝;另一方面,可保持中国军事上的大动脉――陇海路的安全,将日军阻于津浦路以东,屏障华中,确保郑州和平汉路安全,使武汉后方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部署,有利于抗战的持久进行。而日军如果迅速攻占徐州,就可以将南北兵力汇合,沿陇海路西进,直取郑州,并利用中原地区平坦的地形,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沿平汉路南进,一举攻占武汉。这样,中国的抗战局面就变得更加困难和危险。李宗仁刚到徐州时,徐州人心惶惶,市面萧条,形同死城。李宗仁立即召集民众代表大会,组织第五战区抗战青年团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战宣传运动,动员军民齐心抗战,共抵外侮。

平津、沪宁失陷以后,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进而击破陇海路中国军队的防线,向纵深扩大侵略,把夺取战略要地徐州作为首要目标。华中日军侵占南京后,以第十三师团自镇江、南京、芜湖三地渡过长江北上,与津浦北段日军遥相呼应,企图打通津浦路,南北夹击,一举攻占徐州。此时,据守津浦路南段的是中国守军刘士毅的第三十一军。刘士毅深受李宗仁、白崇禧的器重,被赞誉为“经纶满腹,文武兼备”。第五战区成立时,他原驻防海州。津浦路南段直至浦口无兵防守,李宗仁果断地将他调到津浦路南段滁县、明光一带,据险防守。

临沂战事吃紧 急调庞部防御

庞炳勋是国民党军队的老干将,军团长的职位虽比军长高,但他所指挥的军队实则只有5个步兵团,实力尚不够一个军。庞炳勋年逾花甲,久历戎行,经验丰富,抗战前的内战时期,以善于避重就轻,保存实力著称。庞炳勋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廉洁爱民,为人所称道。当庞部奉令编入第五战区序列之初,他曾到徐州谒见李宗仁,执礼甚恭。李宗仁久闻其名,又因其年长资深,优礼相待。李宗仁久闻庞炳勋不易驾驭,百闻不如一见,在谈吐中察言观色,认为他是一位爱国诚实的军人。在初次见面时,李宗仁便推心置腹,诚恳地告诉他说:“庞将军久历戎行,论年资,你是老大哥,我是小弟,本不应该指挥你。不过这次抗战,在战斗序列上,我被编列为司令长官,担任一项比较重要的职任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长官;在私交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分什么上下。”庞炳勋听了甚为感动,说:“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属的,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李宗仁又询问庞炳勋所率部队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庞炳勋感叹其部队编制人员少且不正规。第三军团原有5个团,当时国民党中央有命令,要把庞部的一个特务团归并,改编为4个团。庞的其他部队兵额都是足额的,如把这个团归并,不好安排。不归并,就只有遣散。现在正是用兵之时,各部队都在扩充,唯独要庞部的一个部队遣散。如不遵守归并,中央就要停发整个部队的粮饷!李宗仁认为中央这样处理是不公平的,要为庞部力争此事。庞炳勋又向李宗仁反映部队的子弹甚少,枪支也都陈旧,不堪作战。李宗仁答应在他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予以补充。

在庞部出海州之前,李宗仁便向中央交涉,请求收回成命,旋奉军政部复电说:“奉委员长谕:庞部暂时维持现况。”李宗仁将此消息告诉庞炳勋,全军大喜过望,庞炳勋感激涕零,认为李宗仁十分体恤他们,与原来的长官无可比拟。李宗仁又命令本战区兵站尽量补充庞炳勋军团的弹药和装备,然后调其赴海州接防。全军东行之日,李宗仁亲临训话,只见士卒欢腾,军容殊盛,俨然是一支劲旅。

千军弯弓秣马 勇士浴血疆场

李宗仁很感激庞炳勋言而有信,一面去电鼓励,一面急调在淮河驻防的张自忠部增援临沂,支援庞部。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优秀”的“皇军”竟受挫于名不见经传的“杂牌部队”。日军不断调兵遣将,加强攻击,临沂守军渐感不支,连电告急。此时李宗仁得到来自上海的谍报员夏文运的密电,得知日军北线动而南线不动,于是命令守卫淮河的张自忠部增援临沂。张自忠接到命令后率部星夜增援,于3月10日黄昏到达临沂郊外。翌晨,当敌军攻城正急之时,张自忠先与守城部队取得联系,约定时间向敌人展开全面反攻。临沂守军见援军已到,士气大振,开始出击。两军内外夹攻,如疾风暴雨。坂垣师团不支,仓皇撤退。庞、张两部合力穷追一昼夜。敌军无法立足,一退90余里,缩入莒县城内,据城死守。沿途敌军遗尸甚多,器械弹药损失很大。

庞、张两部精诚合作,取得了台儿庄大战前的序幕战――临沂阻击战的胜利。此战将坂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日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军围歼创造了契机。

临沂之捷,张自忠所部奋勇赴战,功不可没。其中也有张自忠为了感激李宗仁的知遇之恩。

张自忠所部也属“杂牌军”。张自忠原为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中的师长,后由宋氏保荐中央,委任为北平市长。七七事变前,敌人一意使华北特殊化,张以北平市长身份,奉宋氏密令与日本方面秘密谈判。外界不明真相,误以为张自忠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北平被日军围困后,张自忠脱逃到南京请罪,一时有被军法惩处之危。

李宗仁到南京后,向张自忠旧部调查,得知事情原委,便通过何应钦向蒋介石通融,为张自忠剖白。李宗仁向蒋介石进言说:“张自忠是一员忠诚的战将,绝不是想当汉奸的人。现在他的部队尚全师在豫,中央应该让他回去带他的部队。听说有人想瓜分他的部队,如中央留张不放,他的部队又不接受瓜分,结果受激成变,真去当汉奸,那就糟了。我的意思,倒不如放他回去,戴罪图功。”

蒋介石沉思片刻说:“好吧,让他回去!”说毕,立刻拿起笔来,批了一个条子,要张自忠即刻回至本军中,并编入第一战区战斗序列。随后兵力有所扩充。

李宗仁即令张自忠集合部队,亲向官兵训话鼓励一番。该部星夜增援临沂,于3月13日晨同庞炳勋部队里应外合大战板垣师团,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从此,庞炳勋、张自忠二人竟成莫逆,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川军千里赴鲁 日寇攻克滕县

临沂战斗正酣时,日军矶谷师团沿津浦路南下,从邹县直逼距离台儿庄50公里的滕县城,以重兵向滕县外围一线阵地发起猛攻。紧要关头,我方另一部援军――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从郑州赶来增援。

邓锡侯部原驻成都,士兵所用的枪械多半为土造,简陋低劣。他奉统帅部令,率部出川,前往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

邓部到达山西时,太原已经失守。日军用机动性快速部队向我军左冲右突。邓部立足未稳便被冲散,随大军狼狈后退。沿途遇有晋军的军械库,该部便破门而入,擅自补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得知后大为震怒,大骂其为“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并致电统帅部将邓部他调。统帅部接此难题后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闻报很生气,想把邓部调到第一战区程潜那里去。军委会致电程潜告知此事,并说出原委,程潜在电话里一口回绝。当军令部次长林蔚将程潜回绝的消息报告蒋介石并请示办法时,蒋介石正因南京初失,情绪不好,闻报勃然大怒,说:“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回到四川去称王称帝吧!”白崇禧在一旁听着,便劝解道:“让我要电话到徐州,问问五战区李长官要不要?”随即拨通长途电话问李宗仁。此时正值韩复榘不战而退、李宗仁无援兵可调之时,他便立刻告诉白崇禧:“好得很啊!好得很啊!我现在正需要兵,请赶快把他们调到徐州来!邓部就这样被调到第五战区了。 李宗仁与邓锡侯及其副手孙震此前虽曾通过信,但在徐州还是第一次见面。李宗仁以礼相待,把两人敬为上宾。邓、孙对李宗仁个人的历史很了解,如今加入李宗仁的战斗序列,颇为心悦诚服。当李宗仁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有没有困难要解决时,两人异口同声说:“枪械太坏,子弹太少。”李宗仁立刻电呈军委会,要求拨给邓部新枪500支。后又从第五战区库存中拨出大批子弹及迫击炮,交与补充,官兵欢天喜地。

3月中旬,日军矶谷师团另附骑兵旅、野炮团、重炮营和战车数十辆,自济南循津浦铁路南进,李宗仁遂调邓部前往邹县、滕县一带防堵。邓部出发前,李宗仁亲临训话,举出诸葛亮统兵北抗司马懿的英勇故事,希望大家效法先贤,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作战任务。邓部到达滕县后,知邹县已失,第二十二集团军代理总司令孙震派第四十一军王铭章的第一二二师守卫滕县城,第一二四师在城外策应。

3月14日,日军以快速部队南侵,将滕县包围,并以重炮及坦克猛攻县城。日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被迫改变战术,从一线阵地侧翼迂回向滕县城进攻。3月15日晚,日军用炮火猛攻的同时,以飞机进行扫射、轰炸,复以十多辆坦克掩护步兵冲锋。中国守军拼死抵抗,师长王铭章亲自督战死守,血战三昼夜,守城士兵与敌反复肉搏,死伤惨重。团长王麟、参谋长赵渭宾、师长王铭章等指挥部队在巷战中英勇牺牲,县长周侗弃城而逃。3月18日中午,日军攻克滕县城,守城官兵全师殉城,无一投降。

滕县保卫战自3月14日早晨开始,至18日中午结束,共4天半时间。在这座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里,日军先后投入火炮100多门、坦克50多辆、飞机30多架。中国军队以装备低劣的7000兵力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上万之众激战,不畏牺牲,给予日军精锐矶谷师团重大杀伤,为调集军队部署台儿庄大战赢得了时间。

王铭章牺牲后,举国上下颂扬他抗战救国的英勇精神。蒋介石为其题写了“民族光荣”的挽联,并致电李宗仁:“王故师长铭章力战殉国,达成任务。缅怀壮烈,悼惜殊深。”并追封其上将军衔。毛泽东也题写了挽联:“奋战守孤城,誓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也分别题联悼念。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回顾这一段历史时感慨地说:“临沂、滕县两役,都是台儿庄大捷前最光辉的序幕战。但是这两项艰苦的血战,却都是由一向被中央歧视的‘杂牌部队’打出来的。这些‘杂牌部队’在其他场合,往往畏缩不前,但是到了五战区,却一个个都成了生龙活虎,一时传为美谈。”

引敌入台儿庄 浴血抗战到底

日军矶谷师团占领滕县后,骄狂至极,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尽其所有,直扑台儿庄。

当临沂和滕县于3月中旬同时告急时,蒋介石仓促调第一战区驻河南补充训练尚未完成的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和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星夜增援。首先抵达徐州的汤恩伯军团,下辖关麟征第五十二军和王仲廉第八十一军,共计5个师。该军团装备齐全,并配属德制重炮一营,为国军中的精锐部队。

3月19日,汤部第八十一军先抵徐州,即乘火车北上支援第二十二集团军的作战,不幸滕县已于18日失守,汤军团全部到达也不能挽回败局,只能掩护友军退却和迟滞日军南进。随汤部之后到徐州增援的是孙连仲集团军。该集团军名义上下辖田镇南第三十军和冯安邦第四十二军,但因曾参加山西娘子关保卫战,损失颇大。第四十二军所剩只一个空番号,孙连仲曾屡次请求补充,均未获准。其后不久,第四十二军番号被中央新成立的部队取代。第二集团军实际可参加战斗的部队只有3个师,分别为黄樵松的第二十七师、张金照的第三十师、池峰城的第三十一师。

孙连仲到徐州后,在司令长官部见到李宗仁,匆匆一晤。孙部原为冯玉祥的西北军,最善于防守,李宗仁立即调孙连仲去台儿庄构筑防御工事。李宗仁当时的作战腹案,是相机着汤军团让开津浦路正面,诱敌深入,一并歼灭。李宗仁判断以敌军的骄狂,矶谷师团长不会等待蚌埠方面援军北进呼应,便直扑台儿庄,以期一举占领徐州,夺取打通津浦路的首功。李宗仁拟利用敌将的这种心理,设成圈套,请君入瓮。待我方守军在台儿庄发挥防御战之最高效能之时,即命汤军团潜进南下,拊敌之背,包围而歼灭之。

台儿庄大战前夕,日军以4万多的兵力,坦克七八十辆,山野炮和重炮百余门,并以大批飞机助战向台儿庄猛扑。汤军团在津浦线上与敌作间断而微弱的抵抗后,即奉命陆续让开正面,退入抱犊崮山区。重炮营则调回台儿庄运河南岸,归长官部指挥。日军果不出李宗仁所料,舍汤军团而不顾,尽其所有,循津浦路的临枣、枣赵铁路支线南下,直扑台儿庄。3月23日,日军冲到台儿庄北与守城的孙连仲集团军第三十一师骑兵连在康庄附近发生遭遇战,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24日,蒋介石到徐州视察时,肯定了李宗仁坐镇徐州指挥作战的意见,并令随行的白崇禧、林蔚组织临时参谋团,留驻徐州,协助李宗仁策划作战。

3月24日凌晨,日军开始猛烈轰击台儿庄内的防御工事,战斗激烈期间,孙连仲集团军阵地每日落炮弹至六七千发之多。炮轰之后,敌军乃以坦克车将台儿庄外围阵地工事摧毁,步兵随后向前推进。孙连仲集团军与日军在台儿庄外围村落展开了拉锯战。

台儿庄一带宅舍多为石头建筑,居民多垒石为墙,每一住宅均如同堡垒,日军冲入占据后,我军因无平射炮,又无坦克车,无法反攻。日军据房为垒,我军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炮火、坦克相搏斗,至死不退。日军猛攻3昼夜,才冲入台儿庄城内,与我军发生激烈巷战。自27日始,敌我遂在台儿庄展开激烈争夺战,战斗异常惨烈,孙连仲集团军至此已伤亡过半,渐有不支之势,李宗仁严令孙连仲死守待援。

在此期间,李宗仁虽三令五申地催促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夹击敌军,但汤军团不遵命令,迟迟不肯南下作战。最后,李宗仁电令汤恩伯部南下参战,如贻误战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军团才不得不挥师南下。此时,台儿庄的我军伤亡殆尽,到4月3日,全城三分之二已被日军占领。我军仍据守南关一隅,死拼不退。日军调集重炮、坦克猛冲,志在必克。我军守庄指挥官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深觉如此死守下去,必至全军覆没,向孙连仲请示,可否转移阵地,暂时退至运河南岸。孙连仲向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贻和副参谋长黎行恕通电话请示。得到的答复是,经请示长官李宗仁,因汤部援军快到,严令死守,决不许后撤。孙连仲要求与李宗仁直接通话。李宗仁接过电话,孙连仲说:“报告长官,第二集团军已伤亡十分之七,敌人火力太强,攻势过猛,但是我们把敌人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 孙连仲说得如此哀婉。但李宗仁预计汤恩伯军团明日中午可进至台儿庄北部,第二集团如于此时放弃台儿庄,岂不功亏一篑。便严厉地对孙连仲说:“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5分钟。援军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也将于明晨到台儿庄督战。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电话中,李宗仁还说:“你不但要守到明天拂晓之后,今夜你还须向敌夜袭,以打破敌军明晨拂晓攻击的计划,汤军团于明日中午到达后,便可对敌人实行内外夹击!”孙连仲说:“预备队已全部用完,夜袭甚为不易。”李宗仁说:“我现在悬赏10万元,你将后方凡可拿枪的士兵、担架兵、炊事兵与前线士兵一齐集合起来,并组织敢死队实行夜袭。这10万块钱将来按人平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好自为之。胜负之数,在此一举!”

战绩彪炳千秋 精神永驻中华

孙连仲和李宗仁并不熟悉,仅在孙连仲奉调来第五战区增援时,在徐州有一面之缘。此时李宗仁向他下这样严厉的命令,内心也十分难过。但李宗仁深知不这样,便不能转败为胜。孙连仲知李宗仁态度坚决,便说:“好吧,长官,我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李宗仁让孙连仲组织敢死队的原因,是根据电话里的判断。第二集团军的伤亡虽已逾全军十分之七,但是从火线上因抬运负伤官兵而退下的士兵一定不少。他们因为战火太猛没有回到火线上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一点最后的力量,孤注一掷。孙连仲转而命令池峰城:“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池峰城知道军令不可违,以必死的决心,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冲杀,也死守不退。黄昏后,敌人停止进攻。午夜,我军敢死队数百人分组向敌逆袭,冲进敌阵,各自为战,奋勇异常,部分官兵手持大刀,向敌砍杀,与敌血战。我军乘夜出击,敌军仓皇应战,乱作一团。就这样血战数日,被敌占领的台儿庄市街竟被夺回四分之三,日军退守北门。

4月6日午夜以后,李宗仁率随员若干人,搭车到台儿庄郊外,亲自指挥对矶谷师团的歼灭战。黎明时分,台儿庄北面炮声隆隆,汤恩伯军团于日军背后出现,日军撤退不及,遂陷重围。天亮以后,李宗仁亲赴前线,指挥台儿庄一带守军全线出击,杀声震天。此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弹药汽油用完,机动车辆多数被击毁,未被击毁的车辆也因无汽油陷于瘫痪,日军溃不成军,狼狈突围向北逃窜。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向敌猛追,日军遗尸遍野。矶谷师团长率万余人突围窜往峄城,闭城死守,已无丝毫反攻能力。4月7日,台儿庄战役以我军胜利告终。捷报传出,全国惊喜,一时间,贺电、贺信纷纷飞向第五战区,李宗仁成了抗战英雄。

台儿庄一役,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击毁坦克30余辆,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为此,中国守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3万余人。台儿庄到处残垣断壁,鲜血染红了运河水。战斗结束后,李宗仁在视察战场时,在一段断墙下,他的脚步止住了。眼前的场景令人心颤:墙里墙外,我军勇士数不清的尸体,鲜血凝结。有的虽然被烧得焦黑,但仍然屹立在墙角,右手握枪,左手高举着手榴弹;有的把大刀砍在了敌人的头部,自己也被敌人从背后用刺刀捅穿;有的被弹片炸开了胸膛,肠子流了一地,但仍然双目圆睁着怒视前方,牙齿还咬着手榴弹的导火索……勇士们的尸体一层层地叠垒着,沿着千疮百孔的城墙向远方延伸――“天哪,这真是一座用躯体和热血浇筑的长城啊!”“凯旋之门,是壮士们的躯体筑成的啊!”望着远逝的“血肉之墙”,李宗仁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猛然双膝跪地,热泪涌流。随行的人也都同时跪在地上,放声恸哭。当李宗仁取得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惊讶地说:“你还能指挥杂牌部队?”李宗仁回忆这段往事不无得意:“这一点在蒋先生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之奇迹,他本人是断然做不到的。”

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情绪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新的曙光。全国各界、海外华侨,乃至世界各国同情中国抗战的人士,拍致第五战区李宗仁的贺电如雪片飞来。前来参观战场的中外记者和慰劳团也大批涌到。血战台儿庄的将士们得此鼓励,无不信心倍增,到处呈现欢乐之情。此役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声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白杨树
幸福的味道
快乐的一天
爸爸,我想你
今天我去做客
可爱的橘树
爱护草坪
四季的脚步
失败是成功之母
庆祝国庆
看《福娃奥运漫游记》
月亮船
星星
捏飞机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论文
代理关系的虚化与重构:人大信访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之路
法院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的法律思考
浅谈推进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自首犯的翻供及其处理(1)论文
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茂名重化工业建设
网刮技术解决贝类养殖环保大问题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上)  
关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思考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之我见(1)论文
纳米镜面喷镀环保表面处理新技术
重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炼铁清洁生产技术需提高风温
炼铁清洁生产技术贯彻精料方针
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灯光》 美文欣赏
《灯光》 整体阅读感知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难点分析
《灯光》 重点问题探究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字词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问题探究
《灯光》 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手指》 美文欣赏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手指》 同步作文话题设计三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整体阅读感知
《灯光》 随堂练习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