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科举制度的评价

科举制度的评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科举制度的评价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治、文化、思想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一个制度必然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虽然科举制度有其天然的缺陷和弊端,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因此还是要客观辩证的评价这一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弊端与合理性

(一)科举制度的缺陷

科举制度客观上确实有自身的缺陷和弊端。首先,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通过科举考试授予官职,将读书人培养成为忠实于朝廷,心甘情愿为封建专制和王权服务的奴仆。随后的各朝各代都通过科举考试录取大量的官员,尤其是科举制度完备的宋代,直接造成官员人数激增,官职冗杂,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必然低下。社会上下的官本位思想固化,间接造成整个社会缺少应有的活力。一直到明清,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更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单一,造成所录用人才的知识面太过狭窄。由于科举考试只考查对儒家经义的理解、诗词歌赋的创作、时事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文科类的考试。如此一来就使读书人只注重文学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必然使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迟缓,并逐渐与注重科技发展的西方国家拉开差距。考试内容单一还导致录取的官员知识结构和知识面过于狭窄,他们大部分都脱离现实生活,更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辨。

此外,科举制度还阻碍了考生的文学创造力,禁锢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创造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明代之后的八股取士,过分拘泥于八股文的形式,限制考生的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这种反对创新只能沿袭古人的做法,造成整个学术环境的极度僵化与黑暗。

最后,科举制度推崇的官本位思想扭曲了文人的价值观。科举制度使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之后,人们就形成了一种“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当官”的思想,知识分子把当官作为自己毕生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因此历史上出现了不少考生耗费几十年时间参加科举一直不中却始终不放弃,直到年老体衰为止的奇特现象。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知识分子的人格必然出现严重扭曲。他们为了能够一步登天会用尽各种手段,比如作弊、夹带、抄袭等,这类考生就算考中,恐怕也只会沉溺于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之中,很难志向高远有所作为,这就与读书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

(二)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虽然科举制度有上述弊端,但其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那么久的时间,必定有其合理性,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全部采取否定批判的态度进行评价。

第一,科举制度最重要的合理性在于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开创了一种公平的底层精英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这个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在此之前,封建官僚体制一直都延续的是世卿世禄制,利益阶层严重固化,特权阶层世世代代享有特权,科举制度的实行无疑具有进步意义,采用统一的录用标准,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那个历史时期这已经是相当公平了,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使整个社会稳定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开创了一种公平的用人方式,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虽然考试制度有其固有缺陷,但历史经验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相对而言,考试才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法,它是凭借个人才能,而不是家族的财富与身份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甚至对英、法、美、德等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科举制度还开创了文官制度和文人社会的新风气。使后来的朝代都注重培养国民读书与学习的习惯,教育空前普及,对于提高知识分子和官员的道德修养和才学功不可没。

二、反思科举制度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一)疏通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渠道

要想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提供公平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跻身上层社会,这应该是科举制度给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借鉴。现今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悬殊,官民之间矛盾尖锐,仇富仇官的情绪不亚于古代社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不同阶层之间的严重不公平,富裕的人占有大量资本,越来越富裕,官员通过自己的职位和关系网为下一代铺路,使其后代依然霸占此官职;而处于社会底层没钱没权的人则只能继续没钱没权。这种利益阶层固化的现象是很危险的,会激化社会矛盾,污浊社会风气,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必须提高警惕,打破利益阶层固化的局面。在科举制度早已废除的今天,要如何疏通社会阶层间的流通渠道值得深思。

(二)必须改变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读书和做官没有天然的联系,实现自身价值和创造财富与名誉的方式有很多,做官不是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才能使受到良好教育的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投身到各行各业中去创造财富,社会才能进步与发展。而科举制度使考试必须听从于政府,考生个性与创造力丧失,最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原因。

(三)客观看待考试制度

由科举制度创设的考试制度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中华民族继承与发扬。如今却被社会各界认为不能客观公正全面的选拔人才,尤其是高考这种一场考试决定命运的制度究竟能不能反应出学生的才智与综合能力,因此改革、甚至取消高考的呼声此起彼伏。尽管科举考试与当今的高考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但毕竟考试的形式没有本质差别。

考试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要统一标准、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避免以往用人的主观和无序,因此考试这一形式本身并没有错。每个制度都会存在弊端,考试制度出问题的是考试的内容、方式过于片面,脱离实际以及考试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徇私舞弊等不公平行为,而不是考试这种形式本身。设想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如果废除考试这种形式,如何公平地选拔人才?所以,我们关注的应当是如何完善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而不是如何取消考试。

(四)正确对待儒学经典与传统

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为主体的课程和知识结构逐渐代替了以儒家经典等人文知识为主体的传统课程体系。自从西方列强打开我国国门之后,清政府和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纷纷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学堂,学习的科目开始多元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儒家经学只占很小一部分内容。现在的中小学生课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调整得来的。

但是对于传统的国学、儒家经典我们是不是就应当全盘否定呢?我认为否定传统是不可取的。这些传统经过多年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性格,虽然其中有些落后腐朽的内容已经不适宜当今的社会发展,但仍不乏值得流芳百世的经典。传统国学与经学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习俗,很多道德教化充满了智慧与哲思,放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对待传统国学与经学,为今世所用,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人类起源
唠叨的妈妈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概说
妈妈的唠叨
“神创论”可以休矣
幸福是妈妈的唠叨
我家的一件珍品_药瓶
我爱我家
我家的一件珍品
妈妈的唠叨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裂缝原因的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怎样保存索赔的依据?.
现代建筑物加固技术概述
建筑长度超过多少必须要设置变形缝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问题总结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随意换用或混合使用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
透水砖的来历
装修注意事项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进行商品房销售?
矿院建筑馆雨季施工方案
土方作业雨季、冬季、夜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输条件下的施工实例
一般设计原则
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她是我的朋友》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巩固篇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