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9
采矿作业中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
采矿作业一般是指采取科学有效的采矿工艺技术开采和开发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的过程,采矿工艺技术的提高将直接影响采矿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并对采矿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矿产生产和采矿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采矿工艺技术须不断与时俱进。
1 采矿工艺技术的特点
在加强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前,要对它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采矿工艺技术的特点一是矿产资源的品质和所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矿体的储量无法输入和再生,因此,矿山的矿产储量和生产能力将直接影响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采矿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流动性很大,采矿的进度和加工对象一旦变化,设备和人员也随之发生转移,矿山的生产离不开挖掘、采准和回采工作的协调一致;三是采矿技术难度将随时间的推移加大。随之采矿作业的进行,将带来优质矿产减少、采矿成本提高和采掘条件趋恶的变化,从而造成矿石贫化、采矿质量降低、企业损失增大;四是采矿工艺技术设计难以实现全面的标准化。
2 常见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采矿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采矿工艺技术也在近些年逐渐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对于不同地质、不同地层的矿产资源,所选用的采矿方法差异性很大。一般来说,常用的采矿工艺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机械化开采法
一般来说,机械化开采法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广泛应用这种开采方法。其中,露天开采适用于在地表上裸露大部分矿体的矿产资源,对应的采矿工艺技术一般崩落或剥离掉覆盖在矿体表面的岩土层,然后由上至下进行开采;在地下开采中,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最为常用,它可以保护采矿区域的环境,并能妥当处理尾矿的污染。随着机械化开采法在辅助采矿工艺中的推广,机械化连续采矿技术将会把矿山作为整体的工作系统,实现采准、切割、回采、填充、矿石运输和废石排运的机械化连续作业。
2.2 填充采矿法
填充采矿法是一种较新型的人工支护采矿技术,一般适用于深度较深的矿井,填充物通常是水砂充填物和胶结充填物。它具有采矿效率高、适应能力强和开采安全性高等特点,能有效预防岩爆事故和冒落事故,随着新的填充物的开发应用,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将全面提高矿山开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在采矿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回采采矿法
回采采矿法的应用过程是先将凿岩设备从凿岩联络巷运入采场,再把通凿岩通道和回风巷进行盘连形成回风风流,最后使用凿岩车进行施工、运出落在地下的矿石。对于整个采场的安全稳定,回采采矿法具有明显优势。
2.4 特殊采矿法
一般来说,常用的特殊采矿法包括物理化学采矿法、海洋采矿法等。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品位低、复杂难处理、中小型矿多的特点,物理化学采矿法主要是使用溶浸液从矿体中溶解出目标成分,将其从地下举升达到地上,再利用相应方法提取。这一方法具有投资投入少、收益高、工作条件相对较好的优点,它能有效处理二次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缺的局面,但只适用于铜、铀等金属矿物以及盐、碱、硫等。随着行业内对溶浸技术的深入研究,想必在未来物理化学采矿法的应用将有长足发展。我国目前主要在陆地进行采矿作业,但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深入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必将成为趋势,但海洋采矿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工作条件差、危险系数高的缺点,因此,切实掌握各种特殊采矿技术才能更好地确保采矿作业安全进行。
3 采矿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国内外目前都高度关注矿山开采的环保要求,严格控制和治理矿山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以及粉尘、噪音,并严格执行矿山开采后的复建恢复工作,想必绿色开采将是未来矿山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绿色开采要求采矿工艺上要提高矿石的高效开采率,有效减少废石的产生,最好能对矿山开采中产生的废石废料进行再利用。为满足我国矿产资源的正常需求,为了必须要发展绿色开采,目前,无废料采矿技术已纳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矿山固体废料充填采矿工艺是绿色采矿的主体支撑技术,无废、少废采矿工艺技术的创新及其技术的工程化集成配套,将成为我国矿山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总之,针对采矿工艺技术的特点和原理,我们需要不断革新采矿与选矿的技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同的地质、地层的矿山所采取的采矿方法是不同的,使得采矿工艺流程、采矿机械设备、采区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矿企业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采矿方法和工艺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绿色开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粗暴的伯父
- 游古城西安
- 观察发现
- 给外国运动员的一封信
- 我
- 我的表哥
- 象棋班的同学
- 空调和蒲扇
- 我的QQ宠物
- 工作狂——爸爸
- 我身边的奥运
- 2008年科尔沁国际夏令营
- 可爱的“小老鼠”
- 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
- 捉螃蟹
-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 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的开拓者(1)论文
- 加入WTO后中国电视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对策思考
- TRIPs协议的实施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论文
- 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
-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
- 我们应该向百老汇学什么?
- 权利失衡、两级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
-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
- “中”为“洋”用:中国美术对西方的影响
- 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政策在转型国家的失败
- 我对中央美术学院的潜在危机的认识
- 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 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与非西方国家的民主化
- 民事证据秘密保护的程序机制分析(1)论文
- 《比尾巴》第一课时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六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九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七
- 《小小的船》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二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三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一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六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十
-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四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八
- 《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