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央苏区发展生产问题再研究

中央苏区发展生产问题再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6

中央苏区发展生产问题再研究

中央苏区民生问题不仅是关系到群众生计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问题。中共在建立中央苏区后,最初通过推行土地改革来解决民生问题,对土地进行没收与重新分配,使无地少地的贫雇农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以期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然而经过土地改革后的中央苏区,生产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得到提高,民生问题依然严峻,面对如此的情形,中共逐渐认识到只解决土地分配问题是不够的,继而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主张。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土地革命的主要目标在改良农业生产方法,使土地改善,生产力提高,农产品增多,以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困苦的农民,而解决全社会的生活问题。”[1]P71中共较早明确了土地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生产力得以发展,进而改善苏区群众的生活。那么,土地改革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

二、路径的选择:以农业为主

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而且可以增加农业税收,缓解苏区财政紧张的局面,保障红军供给。中央苏区成立之初,红军给养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绅士等方面的财产及储藏品;第二,占领新区域和新县城市;第三,夺取国民党军队的粮饷军装;第四,苏维埃政权在苏区内征收赋税。”[6]P640但是在老苏区,地主、军阀、绅士等已不复存在,无财产可以没收,即使建立新苏区和攻占新的县城也得不到多少财富和粮饷,夺取国民党军队的粮食和军械,现在也比以前更加困难[6]P640-641。因此,征收赋税成为保障红军供给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苏区经济状况底变坏,苏维埃政权在征税时不能不遇着许多客观困难”[6]P641。农业税作为“苏维埃政府的重要税种之一”[8]P143,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税收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苏区还采取了开垦荒地、增加粮食种类、组织农事科学实验、积极积肥造肥等措施。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配合下,苏区农业生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效果的分析:依然无法解决的困境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共推行土地改革使大多数贫雇农分到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解放了潜在的生产能力,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但实际上土地改革只是解决了分配问题,它只是发展生产、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并不必然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23]P41。正是认识到了这点,中共后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主张,在发展生产时重点选择了农业,并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由于当时处于革命战争环境,中共发展生产的效果也并不特别理想。其实,这并非是中共政策产生了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独自在家
我改掉了一个坏习惯
我的一百分
续写《狐假虎威》
神奇的药丸
我的雷速登赛车
小金鱼
我生病了
《随你问》读后感
小白兔
水面张力
大象的耳朵
我的“千里眼”老师
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
晚饭以后
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 (1)
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1)
于家堡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地下连续墙新型施工法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1)
透过交际法看功能主义语言学的贡献
科研音乐教育发展的生产力(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分析性新闻(1)
《中国合伙人》的语言学习视角
《词汇与短语教学的认知语言学方法》介绍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大学生网络语言态度分析
电视经济信息节目中的视听艺术(1)
关于改进型泥浆处理系统在某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论网络语言特点以及网络语言学的诞生
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1)
《坐井观天》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天》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1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活化石》教学设计之二
《活化石》
《一株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