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英国作家王尔德文学作品语言研究
引言
奥斯卡・王尔德不仅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同时他也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他创作了很多的作品,早期作品我们所熟读的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后期的代表作品有诗集《惨痛的呼声》和《累丁狱之歌》。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他对于唯美主义的执着追求。虽然奥斯卡・王尔德有着多重的身份,但是他最显著的成就、也是最为诗人所称赞的成就仍然是他在戏剧方面展现出来的天赋和作品,例如戏剧作品《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认真的重要性》等等,正是这些作品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文学水平和对于唯美艺术的追求。
王尔德经历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他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对当时的时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对于英国的戏剧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他的作品中,对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陋习都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击,但是也仅限于此,因为并没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将自己过度局限在了追求唯美的框架里,从社会意义的角度看显然是缺乏深度的。不过不能因此就忽视了他的写作中的语言技巧,他的作品单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看,构思精巧,用词也是别具一格,在揭示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陋习的手法上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构成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结局。王尔德的作品大都用词简练、优美而富有幽默感,艺术氛围浓厚,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使得读者沉醉其中。
二、唯美主义文学的语言观
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在英国发起,这一点在资料中都有记载,此次运动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追求唯美的艺术。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唯美主义文学作品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和其他流派的作品比起来,可以说是数量相当少。这主要是由几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在文学史上,唯美主义流派的处境比较尴尬,因为唯美主义并不是纯美学上的,没有任何一个美学家对这个概念进行过全面的阐述。第二,唯美主义不能完全归属于文学领域。虽然文学史上有不少的文人都对唯美主义推崇过,即便是这些作家曾经以追求唯美主义为目标,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段期间持续太短了,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和其他流派的文学作品来讲,时间的持续性不强。第三,后世作家中没有能够将唯美主义这面旗帜扛下来接着走下去的,在文学发展历史长河中,唯美主义文学只是一闪而逝。或许我们可以说唯美主义是借鉴了美学而后应用于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而后又逐渐和其他的思想理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讲的唯美主义。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唯美主义不能算作是理论,而只能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追求。
三、王尔德作品中的语言之美
根据对唯美主义精髓的探索,可以发现其主要的追求是文艺的美感,正符合王尔德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他的文学作品当中利用精美的语言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纯净的语言能够完美地体现出作者的精神,契合了当时的流行的文学写作手法。这个理念强调了读者的思想与经历对于文学作品非常重要,强调了作品需要与读者之间建立桥梁才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著名的文学家哈里斯对王尔德的语言评价为优雅而纯洁,并且从性格方面剖析王尔德的艺术表达手法与优雅的语言措辞。王尔德所处的时代是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潮流比较提倡文字考究,崇尚贵族文学。所以王尔德作品当中流露出许多方面该时代的文化印记与潮流。在维多利亚时代语言往往要求高雅而不是纯洁,这也在当时民众的生活方式当中有很好的体现。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更需要文学作品当中的语句生动形象,体面委婉,特别是针对粗俗的词汇会很少利用,在不得不采用一些诅咒等阴暗的情节时,在维多利亚时代往往都被婉转地表达出来。
在维多利亚历史背景之下,王尔德将贵族语言运用得灵活多变,对于语言纯洁的苛刻要求近乎偏执,最终成为了唯美主义的著名文学家。语言的美与内心的美关系紧密,王尔德认为语言的美没有具体的界定,是一种仁者见仁的评价。文学家只能利用最优美语句点燃读者,寻求某种与读者共鸣的优雅文字,最终实现美的创作,让读者享受唯美主义著作。语言美感是一种感性的认知产生的,通过语言可以在没有任何场景的条件下,通过读者的想象力,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就是文学作品感性美的一面,王尔德将这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已经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完全融合在作品中,成就了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所以文学作品应当将语言美放在首位,是超越语言构架的存在。与此同时,读者的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王尔德的著作当中不能够发现对生物的描写,因为自然是一种具象的事物,会打破感性的意境,是对于美的艺术最大亵渎。
王尔德针对语言的把握炉火纯青,甚至可以将他称为语言学家。在对美丽的独特理解基础之上,王尔德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修饰着所有章节。通过多种艺术表达手段不断地转变文字表达形式,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语言表达当中词汇的选择是王尔德最优秀的一部分。王尔德较多运用丰富华丽的辞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道连・格雷的画像》这部著名小说当中,形容价值连城的宝贝是这么描写的:“美第奇的卡特林吩咐为她准备的灵床铺着洒满新月和太阳的黑丝绒,帐幔是花缎的,金银衬景上绣着绿叶冠环,沿边垂着珍珠流苏。”这句当中完美地展现出了王德尔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复古的写作风格。王尔德擅长的词汇包罗万象,特别是对于优美动作、声音、场景、形象等方面较为熟练,一些古典名著当中优美的词汇也引用在他的作品当中。不可否认,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通过极为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学创作,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是王尔德的作品创作风格。在创作的时候,他总是能够注意到很多的细节,并抓住细节进行无限地放大和夸大,与此同时,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进行缩小化,无限制地缩小,在大众的心中产生夸大和缩小之间的强烈对比和反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中情
- 珍贵的礼物
- 珍贵的礼物
- 科学小实验
- 我帮家里做扫除
- 童趣(等四篇)
- 童年趣事
- 珍贵的压岁言
- 珍贵的礼物
- 珍贵的礼物
- 珍贵的照片
- 珍贵的扇子
- 长跑十分钟
- 语文的魅力
- 珍贵的礼物
- 试析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研究
- 试析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 简论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
- 试析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力提升策略
- 试析行动导向教学在销售技能竞赛中的应用探索
- 试析对高职院校内部问责体系建设的思考
- 试析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 试论校训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 试析“师徒结对、订单培养”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试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内涵和创新途径
- 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试析和谐视野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策略研究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说课
- 《山中访友》说课稿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