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文艺随笔的阅读

文艺随笔的阅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29

文艺随笔的阅读

【技法指津】

一、文艺随笔的特点

文艺随笔是一种以文学艺术领域的某些现象、观念、理论为写作对象发表见解的随笔。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内容形式自由,知识丰富。文艺随笔在写作形式上没有什么限制,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有的借事说理,有的夹叙夹议。文中,作者或展示对作品的独到感受,或表达某种新的见解,或谈论某种独特的美学价值。由于文艺随笔内容的针对性,作者常常既专业又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关注所选材料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在旁征博引与娓娓而谈中自然地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阐明某种知识或道理。例如林庚的《说“木叶”》一文,就从屈原的《九歌》《橘颂》、谢庄的《月赋》、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王褒的《渡河北》、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等作家的诗文中,大量地引用诗句、文段,旁征博引,材料丰富。

2.语言精辟形象,笔调轻松。文艺随笔既具有议论文的严谨性,又具有散文的形象性,语言如黄钟大吕一样引发人们理性思考,同时又摆脱了那种板起面孔训人的严厉或者干巴巴的枯燥说教,庄谐皆具,笔调轻松活泼,常在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或巧妙的比喻中,营造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例如杨述的《恰到好处》,为了说明恰到好处的妙处,引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东家之子的诗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3.思想深刻含蓄,见解独特。文艺随笔大多是作者在阅读中确有所感、实有所得而信手写的文字。因此,这类文章往往蕴含了作者独特的见解与深刻的思考。例如马南的《不求甚解》一文,反弹琵琶,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证分析,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的见解,认为读书在于虚心和会意,反对死读或抠字句而忽视精神实质的理解,提倡观其大略,提倡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才能真正会意。这对于纠正在读书问题上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均有积极的作用。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出文艺随笔注重见解新颖独到的特点。

二、文艺随笔的阅读方法

1.遵循阅读规律,提炼文章观点。“篇首一事一议――篇中延伸,剖析实质――篇末总结点题”是文艺随笔的基本框架,但文艺随笔不属于规范的议论文,其阐明的观点也就不像一般议论文那么明朗。学会把握观点性语句,是把握全文主旨的关键。例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粗读会认为作者是在列举生活中咬文嚼字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要注意锤炼语言,但是扣住文末“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一句,我们才明确,“咬文嚼字”不过是手段,“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追求的目标。

2.把握材料作用,分析论证方法。文艺随笔在行文中会大量使用恰当而又富有趣味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并不是作者为炫耀自己的知识而故意堆砌的,而是为了阐明道理所做的精心安排。材料在运用方式上各不相同,有举例的,也有对比的,还有作铺垫的。文艺随笔正是借助这些丰富的材料及其灵活运用而达到轻松说理。因此,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对把握全文的内容十分重要。例如杨述的《恰到好处》一文中,作者开篇列举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子”的例子就是为了引出“恰到好处”这一话题;采用类比手法列举歌唱家、炼钢工人等生活中的例子,也是为了形象具体地让人感知什么是“恰到好处”。

3.积累辩证知识,领会妙语佳句。文艺随笔所写内容很可能是一家之言,只有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持一种批判吸收的态度,整体阅读,才可能有所收获。同时,文艺随笔笔调轻松,用语诙谐,常于形象的描写中阐明道理,文中既富理趣又表意含蓄的语句可能会相对多一些。抓住语境,加强对文中形象语句或含蓄语句的理解也就成了文艺随笔阅读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难点。例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一文在讲完“老婆子与母鸡的故事”后,作者接着说了一句“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这就是有待我们去挖掘的一个表意含蓄的语句。对此,我们只有抓住语境,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钱人往往吝啬,一毛不拔”。

【阅读训练】

说《唐诗三百首》(节选)

□吴小如

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首。从这么多的作家和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而且要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自然不是件容易事。但《唐诗三百首》的选辑者基本上是完成了这个使命的。初唐四杰和沈、宋等人的律诗,初、盛之间作为李、杜前驱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的古诗,这个选本中虽选得不多,却篇篇都有代表性。盛唐的重要作家也都已网罗在内,而且所选的诗也都是精品。中唐的刘长卿、韦应物以及元、白、韩、孟,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在这个选集里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可以看出,选辑者的态度是非常公允的,而去取之间也相当审慎精确。这正是我们肯定《唐诗三百首》的主要原因。

另外,这个选本还有几个值得称赞的特点。我们知道,唐诗最突出、最优秀的部分是盛唐诗;没有盛唐诗,唐诗就不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评价。《唐诗三百首》的选辑者抓住了这个特色。照我的体会,他的选诗标准是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就是他在选初、中、晚唐各个阶段的作品时,也大抵以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为依归。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的诗篇,如李贺、卢仝、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作品,就都没有入选。但入选的诸家,也并不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杀他们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就选了好几首。另外,选辑者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在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也能统筹兼顾,各选若干,而不失于偏执狭隘。因此,我们在《唐诗三百首》中虽只读了这个作家几首诗,也能略窥其整体。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作家是大有帮助的。比如王维,除选他的自然山水诗之外,还选了《老将行》和《洛阳女儿行》;这样,我们就可看出王维的风格在恬静幽闲之外还有雄健、清丽的两个方面。又比如韩愈,除选他的《石鼓歌》以见其怪诞突兀的风格外,还选了《山石》;这样,我们就可看出韩愈的风格也有清新流畅的一面。再比如李商隐,除选他的“无题诗”外,也选他的《韩碑》;这样,我们就可看出李商隐的风格除浪漫绮艳的一面之外,还有雄浑苍劲的一面。第三个特点是选辑者不仅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名气不太大的作家的突出的有名的作品。比如五古选了元结的《贼退示官吏》,七古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五律选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律选了崔颢的《黄鹤楼》,五绝选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些具有概括性、示范性的作品的入选,都足以说明选辑者的眼光、见解的正确和全面。再者,选辑者有意照顾初学的人,使他们在开始接触唐诗时不致遇到太大的阻力。比如选李白的五、七言古诗不算少,而“古风五十九首”却一首也没有选。因为初学的人读这一组诗是比较吃力的,而且这些诗也不如《长相思》《月下独酌》等篇容易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又如选杜诗,舍《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取《望岳》《赠卫八处士》和《兵车行》;选白居易诗,舍“新乐府”而取《长恨歌》《琵琶行》,也是同一道理。

(选自《古典诗词札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作者肯定《唐诗三百首》选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从众多的作家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且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

B.不选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不符合“盛唐气象”的诗篇。

C.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能统筹兼顾,而不失于偏执狭隘。

D.不仅着眼于那些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名气不太大的作家的突出的有名的作品。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诗三百首》中,盛唐重要作家的作品都网罗在内,盛唐诗是其最突出、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B.李商隐的“无题诗”虽不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但具有浪漫绮艳、雄浑苍劲的独特风格。

C.李白的《长相思》《月下独酌》,杜甫的《望岳》《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对于初学唐诗的人来说,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

D.陈子昂、崔颢、王之涣等作家的作品虽然不多,但《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登鹳雀楼》等作品因具有概括性和示范性而入选《唐诗三百首》。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三百首》选本除了盛唐诗人的作品也兼顾了唐其他时期诗人的作品。

B.雄健奔放、积极进取的“盛唐气象”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使得诗歌题材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

C.任何公允的审慎的唐诗选本也只能基本上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窥豹一斑,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D.盛唐诗是唐诗的高峰,确立了唐诗的崇高地位,没有盛唐诗就不可能产生宋词。

4.请你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父爱远去如山隔
端午节起源
雄伟的荆州长江大桥
三峡水库建成的利与弊
春节的起源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故乡的冬天
假如我是桥梁设计师
我爱家乡的桥
爱无限
莲莲,知为谁生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我家乡的冬天
扇子的文化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合理线网规模匡算的研究
试论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于思想解放的动力及动力源机制探索
新型城市轨道动车组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简单刚架等代群桩的整体分析计算
紧邻地铁运营线路的深基坑施工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的研究与评价
浅论尼泊尔政局变动与印,美两大因素的影响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调查
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四车站暗挖段的防水施工
重庆轻轨较新线SCADA系统
关于社会分层定性问题研究
论行政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优化与创新
城市轻轨地下隧道结构抗震分析探讨
重庆轻轨实时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燕子专列》 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燕子专列》 考点练兵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师语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2
《燕子专列》 考点练兵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