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9
对城区地下变电站的建设与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心高级商业及住宅区中建设变电站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等措施。将变电站与民用建筑结合建设,提出建设地下变电站。
关键词:地下变;电气主接线;气体变压器;组合电气;可靠性;可行性
1 问题的提出
城区房地产的开发和旧城改造,大量的商业区、高级住宅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心区域,造成供电负荷的激增,使深入市中心的变电站越来越多,其建设难度也越来越大,主要面临下列几个问题:①用地紧张,站址难觅,即使能征得用地,面积也非常小,设计难度大、要求高。②各项工程的前期动迁、拆迁难度日益加大,征地拆迁费用非常昂贵,有时已远远超出建变电站的费用,致使变电容量每千伏安造价很高。③市中心往往为繁华的商业用地,有着极高的商业价值,如仅建1座4层左右的变电站,则土地的上部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对于土地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④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高,建筑的格调与景观和环境要融为一体,造成投资加大。⑤防火、防爆、防噪声等安全和环保要求特别高。
由于上述原因,就要求我们在对变电站进行设计时,就必须综合考虑,既要满足用电需求,又要充分解决土地的综合利用等问题,需要全面衡量各方面的利与弊。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特别是如何降低造价,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考虑在地下建变电站,地面上进行商住等房地产开发,不失为一种新的途径、新的思路。
2 基本技术原则
由于变电站建设在繁华的商业区,对消防、噪声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建地下变电站,就必须确定以下几点作为主要设计原则:①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要求我们尽可能简化接线,如2台主变易尽量采用内桥接线方式、如3台主变易采用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形式,10 kV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分段开关设备自投。当1台主变或1条线路故障时,可保证不间断供电。②设备选型宜免维护、小型化,以减少占地面积,尽量减少挖方量。使整体布置趋于紧凑合理。③全站设备无油化,包括主变压器采用进口的SF6气体绝缘变压器。这样全站无易燃、易爆物,既能简化消防系统,又可将火灾的影响局限在地下,而不致影响到地面。但气体绝缘变压器的造价较高。④简化总体布置,采用立体布置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减少设备布置层数,以方便运输和安装,简化消防、通风系统,同时为将来的运行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⑤按无人值班站考虑,设“四遥”系统。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简化设计,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从而为地下变电站结合地面民用建筑的建造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下面以一个66 kV 终端变电站为例进行阐述。
3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主设备选型
3.1 建设规模 由于变电站地处繁华市区的负荷中心,其负荷密度相当高,故应尽量提高主变压器容量。
3.2 主要设备选型 ①主变压器选用进口的SF6气体绝缘、三相双卷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②66 kV 设备采用GIS,或箱式组合式电器。使采用的负荷开关可直接与主变压器组成一整套装置,使设备布置更简明紧凑。③10 kV 高压开关柜可选用合资厂生产的中置式手车柜,或采用XGN型箱式固定封闭开关柜,内装真空开关。柜宽尽量减小,以减少占地面积。④无功补偿装置选用干式成套电容器装置。⑤变电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且可将两者功能合为一体,以减少设备用房。⑥蓄电池选用阀控式全封闭酸性电池。⑦二次设备全站采用微机保护装置,控保装置已采用下放置开关柜上,以减少主控制室的面积,同时装设综合无功自动调压装置(VQC装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上海
- 春的发现
- 那个美丽的地方
- 郊游
- 旅游
- 游望州公园
- 参观四川科技馆
- 开封、洛阳游
- 圆明园游记
- 动物园
- 游南宁人民公园
- 游马三家瀑布
- 运河古韵
- 游《湛江海湾大桥》有感
- 开心的双休日
-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 关于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1)
- 论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
- 获嘉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论(1)
- 浅论职业教育动态订单式人才培养初探
-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初探
- 试论就业导向下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 谈房地产调控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1)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定位和创新
- 试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关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 布莱恩
-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1)
- 关于搞好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
- 书画合一,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观《泊船瓜洲》有感
- 好一曲《长相思》──听帅壮丽老师的《长相思》有感
- 《长相思》教学实录
-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 入情读,入境悟,体验写──我眼中的《秋思》
- 关于《泊船瓜洲》一课插图的意见
- 《长相思》课堂实录
- 关于“绿”的教学反思──《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 改诗成故事──《秋思》教学后的反思
- 《秋思》课后反思
- 在自主对话中感悟──《长相思》教学反思
- 被秋风吹起的思念──《秋思》文本细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
-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 诗韵·诗意·诗境──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