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9
浅析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1前言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等诸多方面培养的主要阵地。宿舍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空间,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学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它伴随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性格、追求而不断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一种文化氛围。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是良好的校风、学风、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2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2.1教育引导功能
宿舍的文化建设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入细微和潜移默化的。它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教育、感染着学生,对学生政治观、道德品质观、人生价值观等有重要影响。健康的宿舍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对宿舍同学行为具有导向和同化功能,即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在宿舍中个体间互相影响,宿舍成员共同的最先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引导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2.2陶冶情操功能
一个整洁、优美、健康的宿舍环境,它可以起到感染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宿舍成员是层次及目标比较一致的群体,饭后闲聊,睡前卧谈,彼此之间可以加深了解,相互影响。室友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学会忍耐与宽容、学会尊重彼此,有助于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的精神面貌,从而使其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健康的宿舍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3凝聚向上功能
宿舍作为大学生集体式的家,其群体在心理上对宿舍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家的归属感,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会给这种归属感平添更为强烈的依赖性,使宿舍全体成员都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学生的行为同系于一种文化精神上,互助互爱、取长补短、共同奋进。如果宿舍文化建设搞得好,同学间必然会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不仅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风气,更多的是在同学们心中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建立了同学之间的信任。
2.4心理调节功能
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建设,能够调适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形成和谐愉悦的气氛。能使同处一室的大学生心态不断地得到良好的调节,化解各类矛盾,增进相互理解、信任和团结,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宿舍文化建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宽松、和谐的氛围,而学生生活的紧张、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思想认识中的某些疑点,在这种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得以放松、解脱乃至超越,使身心得到调节,达到调节心理平衡的效果。
3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
3.1加强宿舍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在提高宿舍管理员层次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明确他们的工作内容,使他们扎根于大学生宿舍中,以大学生宿舍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宿舍文化建设,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内涵修养。管理人员层次高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学生中也容易树立威信,因为学生更乐于接受比他们本身层次和水平高的人的管理和教育。
3.2宿舍管理制度的建设
各项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宿舍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依据。开展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宿舍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水平。在宿舍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宿舍管理制度的学习和教育,真正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3社区物质设施建设
物质设施是宿舍文化的表层文化,它具有直观性、审美性等特点。加强宿舍物质环境的建设,首先就要对宿舍周围的建筑物、宿舍内的摆设进行优化和选择,宿舍周围要尽量建一些有文化寓意的建筑物。如建一个名人雕塑,一个布局合理,优雅别致的花坛,贴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言。其次,要加强宿舍内的环境建设,确保宿舍内的干净、整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学习娱乐环境。
3.4宿舍精神文明建设
一般来说,开学伊始新生面对新环境,会感到焦虑紧张,无所适从,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但如果宿舍中成员之间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够做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能够做到和睦相处,就能增强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刚开始一段时间是新生的适应调整阶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效仿高年级宿舍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去建设宿舍文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迷雾
- 黄河
- 母爱
- 回忆
- 枫叶
- 樱花
- 佛山母亲河
- 我的发现
- 我喜欢她
- 东山湖公园
- 踏青
- 春天来了
- 雪花
- 佛山我家
- 兔子和野猪
-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 关于工学结合视阈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 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羚羊木雕》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羚羊木雕》课文鉴赏──深邃的立意美
- 《羚羊木雕》写作技法
- 《羚羊木雕》课文结构分析
- 《羚羊木雕》课标解读
- 《羚羊木雕》典题例析
- 《羚羊木雕》学法指导
- 《羚羊木雕》重难点突破
-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 《羚羊木雕》人物描写
- 《羚羊木雕》学法引导
- 《羚羊木雕》课文简析
-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 《羚羊木雕》课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