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0
心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教改建议
近年来,心理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开始加强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学校的心理学教学不仅要符合教育部的规定要求,更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1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正确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一直将文化课教学摆在首要位置,心理学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心理学教育是由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但教育部没有设置这项课程考核标准,这使得学校中的心理学教育流于形式。一般来说校园中的心理学教育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这使得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的内心建设和品质培养方面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被动的教育目标让心理学教育丧失了本意,学生对这样的心理学课程无法产生兴趣,从而使得心理学教育很难取得成效。
学校中的心理学教育一般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为主,另加上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内容过于枯燥,理论性较强,不符合心理学教育的特点。同时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教学内容中没有学生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这样的心理学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负担,而无法从中获取益处。
1.3心理学教育课时不足
重视知识,忽视人文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学校将绝大多数课时安排给了文化课的教学,而一般学校心理学教育的课时安排为一周一次课。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教授心理学知识,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实践,很多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1.4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的心理学教师仍在采用设立心理学课程初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今学生的情况。目前,心理学教师多采用口头讲授心理学知识的方式,很少和学生互动交流,简单的口头传授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课时少,很多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师讲授新的理论知识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对改革心理教学的建议
2.1设立正确的心理学教学目标
没有积极的品质和缺乏幸福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学校心理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为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人本主义,走进学生的生活,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提出有益的解决方案。其次,心理学教师还应认识到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压力,感受生活中的幸福,从而得到健康的发展。
2.2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各阶段院校教师应根据此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心理教学。除了教授共通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应加入对本阶段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探讨,找出本阶段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对课程设置相应的考核,让学生和教师更加重视心理学教育。在高校中还可设立心理学必修课,必修课主要考察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并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2.3增加心理学课时
心理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足够充分的时间。学校应当根据本阶段教学的特点增加并合理安排心理学授课时间。心理学课程应当安排在周一至周三,此时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良好的状态,教学让学生更易接受,学生学习效率高。心理学课程应由每周一次改为两次,这样不仅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教学,还能让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巩固。
2.4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新时期的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因此心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心理剧,要求学生进行故事接龙,让几个同学间进行心理访谈等。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应用和验证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教师还可开展主题活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幸福体验。
3结语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实践中,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学教师的选任,设置相应的心理教育评估制度,将心理学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在教学中,心理学教师要注意只是理论的积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心理学教学水平。同时心理学教师还应走进学生生活,了解问题实际,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压力、处理情感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我的同桌
- 同学我想对你说
- 我的同桌
- 我的好朋友
- 好友记
- 我们班的小作家
- 我的朋友杨天羽
- 我的好朋友郁歆宁
- 我渴望友谊
- 我是“英雄”
- 为同学“摄影”
- 父爱如山
- 我熟悉的“假小子
- 对手
- 瞧瞧我们班的“明星”
- 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1)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评教的思考
- 论改革评价凝聚动力 激励学情优化教学
- 论从“中心”走向“多元”与“和谐”
-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 浅论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方法的改进
- 关于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答周承人、李以庄(1)
- 让传统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和谐发展
- 教学预设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 做好公众舆论的助推器(1)
-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详细内容(1)
-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1)
- 科技进步与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终结(1)
- 关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
- 浅论引导:小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催化剂
- 读《借生日》有感
- 《借生日》近义词反义词
- 《借生日》探究活动
- 《借生日》结构图示
- 《借生日》词语理解
- 《借生日》好词好句
- 《借生日》教学杂谈
- 《借生日》难句分析
- 作文:我爱妈妈
- 子女孝顺父母的方法
- 作文:我有一个好妈妈
- 《借生日》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借生日》课文题解
- 作文:妈妈的爱
- 作文: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