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1
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球能力的方法探讨
1青少年提高运球能力应具备的各项条件分析
1.1具有正确、良好的“球感”
具有正确、良好的“球感”是中学生高运球能力的前提,“球感”是参与篮球运动时对篮球特性的感知。中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球感”是通过篮球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在于对篮球的各种特性、手部用力的稳定性及注意力分配达到极为精细、准确的程度,这种“球感”能使学生准确、快速地进行传、接、运球,减少出现失误球的情况,在熟悉球性时一定要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方法过于复杂,难度过大,不但达不到增强练习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形成一些多余动作,并在短时间内难以将错误动作纠正。因此,可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球感”,做到左右手对球都有“粘球”的能力。
视野是单眼注视正前方不动,此时眼睛可能看到整个空间范围。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视野是指队员能够观察各个队员活动情况的最大区域的有效视野。在学习运球技术的同时应解决视野问题,因为队员运球时,衔接的下一个动作或是突破,或是突破分球,或是自行投篮得分,如果运球时只将视野局限于球与手之间,不能将场上所有队员的情况尽收眼底,将会导致失去最好的进攻得分机会,甚至失去球权。
1.3注意力的分配与集中
有了宽阔而有效的视野,只是提高运球能力的基础条件之一,视野还包括要解决注意力的问题。其实质是在有了宽阔视野条件的前提下,需要将注意力随着场上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转移和变化,突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的注意和观察,即注意域和注意点的不断转移与变化,只有这一点做到了才能使得运球技术真正发挥其本质功能。
2运球技术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要想打好篮球,传运球是最基本的。
全场一对一攻防练习:一人运球,一人防守,运球队员要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控球范围中,不要让防守队员把球得到或者抢断。防守队员防守要积极。运球时,不要总低头看球,目光要在球场上。
全场二对一攻防练习:一人运球,两人防守,这对运球队员的运球技术要求就更严格了,要时刻防止两名防守队员的夹击以及紧逼,从而造成失误以及抢断成功。防守队员要积极防守,对运球队员进行夹击和紧逼的战术,锻炼运球队员的应激能力和运球技巧。
3提高运球技术能力的方法
“球感”训练:特点是在于能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都达到极为精细分化的程度,这种知觉能使学生稳定、准确、快速、巧妙地进行传、接、运球而不易失误球。
对墙练习:练习者距墙面一步面对墙面站立,以运球手持球,对准墙面的一定区域做运球练习。当练习熟练以后,逐步把眼睛从篮球上离开,加快运球的速度,把区域缩小成一个点进行练习,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
利用身体绕球练习:练习者双脚并拢站立,持球从踝关节开始绕球,依次向上绕至膝部、腰部,再向下绕至踝部,如此循环练习。熟练后眼睛离开球,加快绕球的速度,再进行反方向的练习。
4专门性运球练习
高低变换运球练习:由高运变低运球时,尽量使身体重心降低,手向下按送球给力不能过大;由低运变高运球时,加快屈指屈腕的速度,当球从地面弹起手及时迎吸球并抬臂,重心随即升高,保持合理姿势。开始有节奏地进行练习,然后看教师手势或听教师的口令进行高低变换运球练习。
运球技术手脚配合的练习:以运球后转身练习为例技术动作分析:以右手运球为例,运球中与防守者靠近时,降低重心,球保持在体侧,用身体保护球,转身时,左脚为中枢脚,右脚用力蹬地,最后一次运球用力拍按球,右手心转向胸前,手紧贴在球的侧前方,前臂横于胸前,随后转身动作迅速将球拉向身体后侧方。在转身拉球过程中肘关节略内收,然后换左手运球,左脚用力蹬地加速运球突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兔子
- 我们放飞小飞机
- 试飞
- 奇妙的植物
- 广场的清晨
- 航模比赛
- 我们喜欢的小飞机
- 我们爱小飞机
- 我喜爱的老师
- 放飞的小鸟
- 试飞
- 互相帮助
- 读《走遍天下 万事如意》有感
- 仔细观察
- “植树节”的感想
- 谈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1)
- 漫谈舒曼及其大提琴作品(1)
- 彩票融资方式用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初探
- 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瓶颈及解决方案分析
-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1)
- 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儿童学习乐器的误区——谈儿童学习电子琴(1)
- 京沪高铁96米平行双肋系杆拱系梁横向预应力效应的分析研究
- 声乐社会功能与心理功能的探讨
- “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浮沉
- 论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1)
- 成渝高速公路客运黄金时代的终结
- 高铁沿线移动网络组网原则及方案探讨
-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 浅探民族歌曲与民间歌曲两者的关系(1)
-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一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蜜蜂引路》片断赏析之一
-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二
- 《蜜蜂引路》板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