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代医院建筑弹性发展设计与实践

现代医院建筑弹性发展设计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现代医院建筑弹性发展设计与实践

摘要:现代医院规划设计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如何在前期设计过程充分预留建筑足够的弹性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医院发展变化的需要,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设计,提出了对于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为今后相似工程设计提供解题思路。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弹性设计;模块化设计

1. 引言

医院建筑设计反映了该类型建筑特定的功能需求和营运机制,同时也是特定时代下医疗观念模式、相关医疗技术的产物。中国医院建筑面对国家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医疗科技和设备的高速发展,正处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峰;如何在外部条件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的手段使医院建筑具有足够的弹性适应能力,在满足现有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需要,是目前我国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2. 项目概况

项目的任务需求清晰的反映了现代医院动态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准确满足近期医院功能需求的同时确保远期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并使医院建筑面对未来未知的功能需求具有充分的应变能力,成为了本项目的设计出发点。

3. 弹性发展设计策略

方案密切结合现状地形和项目需求,顺应当地的山水脉络和城市肌理,医院退缩城市交通干道形成景观绿带,使主体建筑被轻柔地包裹在绿化中,设计将医院建筑布局的弹性发展轴线与肇庆新区山水轴线、季风轴线相统一,具体提出如下五点弹性发展设计策略:

1. 近期集约布局充分预留远期发展用地,绿满院区

与此同时,预留发展用地形成集中绿地,使医疗区被绿地环绕,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环境优美的院区环境,结合园林式停车解决首期医院停车需求。与此同时,门诊用房内部形成若干组尺度宜人的庭院,可引入阳光和新鲜空气,在改善建筑内部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建筑内外花园情景交融,给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更美好的视觉感受。

2. 以复合轴为脉络,搭建医院持续发展结构体系

南向的医疗区主入口,明确了首期医疗区由南至北的“门诊---医技---住院”的功能轴线,以南北向的医院街为载体构建医院功能主轴;而位于门诊与医技之间的东西向医院街,则作为医疗发展轴线为各医疗功能单元构建了扩建发展的骨架,门诊、医技、住院三大功能组团平行发展,确保了医疗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各组团始终保持最短的联系距离。两条轴线相辅相成,既确保了医院功能的有序构架,也创造了医院发展的灵活性,十字形的复合轴构建起了医疗区的持续发展结构体系,也成为了模块化功能单元的联系载体。(图3)

图3:功能结构图

3. 以模块化设计理念为基础,应对复杂多变的医院功能需求

医院建筑设计是功能性极强而且最为复杂的公共建筑设计类型之一。相对医院整体而言,医院建筑的各个不同的部门都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的子系统,它们的彼此配合才构成了具有完整功能属性的医院建筑,而各个子系统对各自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对功能布局都有不同的需求,发展更新周期也不尽相同。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一个部门的改动,导致了其他医院部门的一系列变更,“牵一发则动全身”。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各个部门的往往为了“迁就”其他部门的需要,而做出让步,影响功能需求。

模块化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模块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复杂系统简化。把复杂系统分解,在保证必要的统一性的前提下(包括:接口的统一化、参数的统一化、设计规则以及兼容性互换性的标准统一化),将其功能由独立模块(各个医院部门子系统)承担,而模块便成了“黑箱”,除了接口和少数技术参数之外无须过问。这就使设计过程大为简化,而且彼此在遵循统一原则的前提下互不干扰,对复杂医院系统的认识和控制也变得相对的容易。

设计以十字形医院街骨架为基础,采用标准模数规整柱网,根据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各主要功能分区功能特点,制定相应类型的门诊模块、医技模块、住院模块。根据上述模块化设计的特点,各种模块具有统一的接口、模数以及设计规则:门诊模块和医技模块在水平向与医院街具有统一的联系接口、在垂直交通设计上将竖向交通设置与四角,保证了每个模块具有完整内部空间;采用统一规整的柱网体系,保留远期功能调整的可能性。住院模块则以护理单元规模为设计依据,一期采用每层两个护理单元规模的平面模块,而二期则采用一个护理单元规模的模块,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各功能模块在以上设计前提下,设计还充分保证了每个模块对于自然采光通风、绿色节能的需求,在满足感染控制的原则下避免主要功能房间对于人工采光、空调设备的依赖。各功能模块沿东西向发展轴不断扩展,充分适应医院的分期发展需要,同时又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图4)

图4:模块化扩展示意图

4. 搭建清晰独立的院区流线体系,确保有序运营

医院内部形成两条环路,机动车绕环路行驶。主体建筑集中在中部,通过绿化组团与机动车道分隔,病人可在医疗综合体内畅通无阻,实现人车分流。

医疗综合体内布置了不同的垂直电梯组,分别面对不同使用对象,以满足综合楼内复杂的垂直交通需求,力求做到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

洁污分流:洁净物品入口与污物出口分处医疗综合体的东、西两侧。污物输送首期在地面解决,通过管理与洁净物品流线区分;远期在院区内建立地下污物通道,通过立体交通方式实现洁污分流。

医患分流:医务人员和洁净物品有独立出入口和医务专梯,可通过智能化控制确保专梯专用,实现医患分流。

患患分流:本项目为综合医院,人员混杂。设计对门诊病人、急诊病人、儿科病人、传染病人以及体检人员、探视人员和行政人员等健康人群的流线都予以区分,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可减少不同人流交叉感染的几率。

5. 生长式的建筑形态兼顾医院首期及远期形象

医院在内部功能不断扩展完善的同时,医院的外部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生长式的医院建筑外观形态需要兼顾医院近远期形象的各个阶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既要避免一期建筑群“未完成”的外观形象,也要保证远期建筑的风格统一。

结合本项目分期设计,首期外观形象确保院区整体外观架构和整体风格,医疗组团居中布置,布局方正,高层住院楼面向主入口,建筑形象完整。随着

二、三期建设的开展,医疗组团朝两侧展开,建筑形态舒展。

二、三期住院楼与一期住院楼呈斜角布置,可同时照顾到国道和站前大道上的医院展示形象;三栋高层住院楼构成半围合形态,面向院区中心绿地,可远眺西江水道,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在整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医院整体形象最终得以完成。(图5)

图5:远期鸟瞰图

4. 结语

现代医院不断更新发展的功能及运营需求,要求医院建筑在规划设计之初便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眼光,通过动态化、模块化、生态化等设计手段,使医院建筑在长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充分弹性发展的可能,最终实现医院建筑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星期天
放风筝
太阳系大战
可爱的金丝熊
小狗“多多”
童年
我的登陆舰
老鼠小罗罗
快乐的星期天
激烈的野战
石头、剪子、帕子包
第一次洗红领巾
元旦联欢会
难忘的星期天
我真想哭
家庭时间,引领家人走近幸福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母爱清凉藿香饼
把教师节过成“感恩节”
把盆栽戴在身上,理财不走寻常路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
不委屈自己,才能不委屈婚姻
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制度的现状与分析
“朔方翔鹰――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珍宝展”
甘肃方言“阿”字头亲属称谓词初探
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探究
90后开“众筹餐厅”年赚百万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老爸减肥,瘦下来的都是爱
临夏地区文物考古历程综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精品教案设计八最新推荐
一下识字1精品教案设计二最新推荐
识字1——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策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最新教案四教学实录
《小兔运南瓜》教学片断及评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精品教案设计六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精品教案设计九最新推荐
识字一 —教学设计
小兔运南瓜——教案
二年级日积月累
一下识字1精品教案设计一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精品教案设计七最新推荐
识字1——教学设计
入学教育课文内容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