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之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吹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着山洞。文章最后用动物们给小熊一家献花告诉大家:小熊一家做得对,值得敬佩、赞扬。
课文不注拼音,要鼓励学生独立认字、阅读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1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具准备
1、森林四季景色的课件
2、轻快的乐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有一只熊它们一家住在一个山洞里,它们想要造一间木头房子,可是却没有造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小熊住山洞。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出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2、检查初读情况重点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抓住重点语段,读读议议
1、看图,说说小熊一家住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
2、读3-6自然段
每个季节树上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把有关的句子画一画,然后交流。
3、看图6,说说小熊一家住在哪里,动物们在做什么?
4、读课文7、8自然段,。说说动物们为什么很感激小熊一家。
小熊一家为什么没有砍树造房子?你懂得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
1、第七自然段要突出一年又一年、一直说明小熊一家始终没有砍树造房子保护了森林。
2、最后一个长句子,需适当停顿
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示范、领读)
五、播放森林四季课件
边播放课件听老师朗读课文,感受林中环境之美,小熊一家行为之美。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课文,进一步指导朗读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指导书写
2、巩固课文,做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齐读课文
2、配乐朗读课文
3、回答课后练习题: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年、丽、束、舍几个字的音
2、分析字形,说一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指导写字
年:提示笔顺,第四笔竖要略短些,轿向右斜。
左: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撇长,最后长横起笔高于撇的收笔。
右:与左比较,第一笔横要长,下面的口扁些,不宜写大。
3、学生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4、左、右|怎样区分?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1、理解题意,是学用量词的练习
2、先读一读
3、让学生说说练习
个只比较好说,说与其他不一样的,不合适的老师给予纠正。
四、讲评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一天
- 发试卷
- 姥爷教我学书法
- 去老舅家玩
- 生日
- 做早餐
- 第一次游泳
- 踢球
- 我学会了拖地
- 拍照
- 贴鼻子
- 陀螺
- 电脑迷
- 今天我洗碗
- 捉迷藏
- 全县重点工程观摩小结讲话
- 医务科2006年工作总结
- 区委2006工作总结
- 公司2006年工作总结
- 2002—2005年双牌县泷泊镇城镇建设
- 卫生局二00五年度工作总结
- 县2006年度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
- 市2006年度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 县妇联二00五年工作总结
- 卫生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思路
- 十年辉煌 泷泊巨变
- 区农业科技服务团驻村科技服务工作总结
- 卫生局工作计划
- 2006年“一帮一”扶贫工作总结
- 办公室2005年工作小结
- 关于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 胡塞尔在什么意义上是理性主义者
- 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
- 论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
- 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
- 也谈“三位一体”
- 恶、人的自由与上帝的自由
- 反犹主义要素:启蒙的界限
- 《定性书》研究二题
- 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探究税收筹划的风险与管制
- 谈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制度
- 宗教信仰中的集体主义取向与个個人主义取向
- 天人三式——郭店楚简所见天人关系试说
- 我国税收预算性增收与税收优惠相关问题探讨
-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灰雀》教学反思
- 《灰雀》教学反思
- 《灰雀》教学反思
- 《小摄影师》续
- 以“小摄影师”为题值得商榷
- 中心人物是谁──《灰雀》教学案例
- 善于激励 以趣促读──《灰雀》教学片断赏析
- 列宁格勒
- 《小摄影师》课文分析
- 《灰雀》教学实录
- 美的升华──《灰雀》教学案例
- 《小摄影师》教学杂谈
- 正视课堂上学生的无秩序状态──《灰雀》教学有感
- 儿童的感觉是最敏锐的──《灰雀》教学反思
- 《小摄影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