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5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1、播放课文VCD
(1)、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说明这四个词的写法。
(2)、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认认真真的读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上前台带领其他学生读生字词。
(2)、让学生齐读生字词。
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不规范发音及时纠正。
4、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5、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师问:“乌鸦怎么到处找水喝?”
(4)指导朗读:“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A、师:“你能不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样子?”
B、指名读
C、让生自己练读这句话。
D、学生齐读这句话。
(5)、师:下面乌鸦看见了什么?它看见了水就怎么样呢?它会想什么办法?
(6)、让生自由读有关句子。
(7)、指名读有关句子。
(8)、师:它想喝瓶子里的水,可是瓶子小,乌鸦够不着,怎么办呢/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课文,自由读一读。
现在能读好第一段吗?我们一起读,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好第一自然段。
(9)、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拿好书,我们注意端正读书姿势,再来读一遍。(教师和学生一块再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乌鸦想出办法喝到水吗?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读好第二自然段。
(2)、师:乌鸦是一下子就把办法想出来的吗?在想出这个办法以前,乌鸦一定还想过许多办法。谁来说说,它可能想到什么办法?
(3)、师:乌鸦想想,这个办法也不行,那个办法也不行,现在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4)、指名读第一句
(5)、师邀请两个学生朗读第一句。
(6)、要求学生读读第二句。
(7)、师:你想不想试试乌鸦的这个办法?
(8)、实验操作活动:
A、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投石入瓶,石多水溢“的实验。
B、师提出要求:认真做实验,看看水的怎样升高的。
C、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活动。
D、师:水是怎么升高的?
E、指名上前演示。
F、师:水为什么是“渐渐”升高?而不是一下子升高的呢?
G、师:石子是一颗一颗放进水里,所以水渐渐升高了。
H、师引导学生读学课文中有关句子一遍。
(9)、指导背诵课文:
A、创设“小小配音员,给动画片配音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B、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C、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D、指名背
7、指导书写“终、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晚的故事
- 放风筝
- 由我做主
- 我会飞了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可怜的胶擦
- 摔跤比赛
- 一件小事
- 大扫除
- 秋天
- 小猫黑黑的秘密
- 大扫除
- 愉快的国庆节
- 春游
- 关于适应、成长和可持续:当下成人教育的自然历史特性
-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 简论台湾高等技职类大学的学生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启示
- 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氓》教学设计
- 《采薇》教学设计
- 《氓》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词语解释
- 《氓》教学设计
- 读写结合教《氓》
- 《〈诗经〉两首》问题探究
- 《氓》教学设计
- 《采薇》教学设计
- 《氓》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 《氓》教学设计
- 以《氓》的教学为例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新”
- 《采薇》教学设计
- 《采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