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5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1、播放课文VCD
(1)、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说明这四个词的写法。
(2)、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认认真真的读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上前台带领其他学生读生字词。
(2)、让学生齐读生字词。
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不规范发音及时纠正。
4、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5、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师问:“乌鸦怎么到处找水喝?”
(4)指导朗读:“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A、师:“你能不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样子?”
B、指名读
C、让生自己练读这句话。
D、学生齐读这句话。
(5)、师:下面乌鸦看见了什么?它看见了水就怎么样呢?它会想什么办法?
(6)、让生自由读有关句子。
(7)、指名读有关句子。
(8)、师:它想喝瓶子里的水,可是瓶子小,乌鸦够不着,怎么办呢/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课文,自由读一读。
现在能读好第一段吗?我们一起读,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好第一自然段。
(9)、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拿好书,我们注意端正读书姿势,再来读一遍。(教师和学生一块再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乌鸦想出办法喝到水吗?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读好第二自然段。
(2)、师:乌鸦是一下子就把办法想出来的吗?在想出这个办法以前,乌鸦一定还想过许多办法。谁来说说,它可能想到什么办法?
(3)、师:乌鸦想想,这个办法也不行,那个办法也不行,现在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4)、指名读第一句
(5)、师邀请两个学生朗读第一句。
(6)、要求学生读读第二句。
(7)、师:你想不想试试乌鸦的这个办法?
(8)、实验操作活动:
A、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投石入瓶,石多水溢“的实验。
B、师提出要求:认真做实验,看看水的怎样升高的。
C、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活动。
D、师:水是怎么升高的?
E、指名上前演示。
F、师:水为什么是“渐渐”升高?而不是一下子升高的呢?
G、师:石子是一颗一颗放进水里,所以水渐渐升高了。
H、师引导学生读学课文中有关句子一遍。
(9)、指导背诵课文:
A、创设“小小配音员,给动画片配音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B、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C、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D、指名背
7、指导书写“终、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风景
- 我的妈妈
- 害怕的夜晚
- 贝贝爸爸的生日
- 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 我不想去
- 我的玩具文具盒
- 快乐的一天
- 我的爸爸
- 辛勤的园丁
- 我和小猪
-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 一次难忘的游泳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我的妈妈
-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
- 村级直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
-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1)论文
- 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
- 工会法律关系刍议
- 电视剧的全球化和文化入侵
- 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1)论文
-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 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1)论文
- 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 论文字作品的冒名侵权(1)论文
- 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
- 中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考
- 《柳树醒了》教案
- 《月亮的心愿》教案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看电视》教案
- 《夏夜多美》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两只鸟蛋》教案
- 《称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