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司马光》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板书设计:21·司马光
没有慌使劲砸缸
遇事沉着有主张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ijianshihoumenkoushijin
()()()()
huayuandiaoxiapashanliushui
()()()()
二、搭配词语。
一座水缸找石头
一口石头砸大人
一块假山搬水缸
一课一帖:司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秘密
- 精彩的800米赛跑
- 捞田螺
- 参观记
- 再见了,母校
- 旗峰之歌
- 雪
-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
- 开卷不一定有益
- 做学校的小主人
- 母爱如溪
- 制作指南针
- 让我怎么感谢你
- 最后一滴水
- 在“非典”的日子里
- 简论职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 试析行业指导下的中美法律职业教育
- 论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推动高职文化建设
- 试析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析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一些环节
- 试析中高职教育互动衔接及协调发展探析
- 论流浪乞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解析
- 简析地标指称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试论体育教学中教师动作示范的有效性
-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 试论应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
- 浅议水利高职院校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简论微博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 浅议以服务专业为导向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 《古代诗歌五首》有关资料
-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
- 以诗意解读诗意──《秋天》的教学案例
- 激活创新思维 拓展学习空间──《秋天》教学实录
- 《秋天》课堂实录
-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 《秋天》教学后记
- 《古代诗歌五首》课题研究
- 断肠碎心的悲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互文见义”的含义
- 《天净沙·秋思》的映衬技法
- 古诗的鉴赏、评价及考查
- 关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教学建议
- 《秋天》教学反思
- 《西江月》运用的艺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