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司马光》教案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画画
- 春天的公园
- 生日
- 雪趣
- 我长大了
- 爸爸称赞了我
- 我帮助了同学
- 我长大了
- 我忘拿了橡皮以后------
- 春天来了
- 今天真开心
- 我开碰碰车
- 我爱家乡的雪
- 三只小猪
- 我难忘的一件事
- 浅谈中国地产的金融泡沫
- 入世能否为B股带来新机遇
-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实施QFII制度的冷思考
- 理性看待AB股市场
- 金融、证券与投资的研究
- 阶段性的《证券法》
- 《证券法》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保护神
-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二)
- 从市盈率角度看当前A股投资价值
-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
- 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 一部“行政集权”的证券法
- 证券公司分类管理与业务模式创新
- 本质上是一部管理法
- 从会员制到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称象》
- 《称象》教学设计之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
- 《乌鸦喝水》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四个太阳》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