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司马光》教学处理

《司马光》教学处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2

《司马光》教学处理

《司马光》是六年制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5节,写的是司马光小时候急中生智砸缸救人的故事,说明司马光小时候聪明、果断,遇到紧急情况镇定、沉着,能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学中抓住“慌”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能取得牵一字而动全篇的效果。

一、“慌”中知险情

在导入新课后提问:课文哪一部分写“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让学生读读第二节,接着问:当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怎么样?他们为什么都慌了呢?学生们不难理解,是因为缸里盛满的水会把那个小朋友淹死的。至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险情已发生了。

二、“慌”中品形象

险情发生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这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再边读课文第三节边思考:别的小朋友“慌”成了什么样子了?划出课文中说明小朋友都慌了的词语(叫、喊、跑、找)。然后指导学生用慌张的语气齐读课文第三节。这样,能使学生凭借这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较深切地理解“慌”字的意思。之后,又让学生细读课文的第四节,接着问:别的小朋友都慌了,那么司马光又是怎样的呢?(司马光没有慌)紧接着又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的?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在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后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提问: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课文中的插图,想象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情景?至此,司马光在险情面前临危不惧的形象,一个“挥石救人图”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

在学生们已经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别的小朋友在险情面前都慌了,而司马光没有慌,他在想办法,并且想到了用石砸缸的办法。司马光救人的办法与别的小朋友叫着、喊着去找大人的办法,哪种好?为什么?那时候只有用这个办法才能救那个小朋友吗?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迸发求异的火花。在学生们进行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后,使他们明白,此时只有用石头砸缸,缸破水流,人才能得救。接着又问: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这样事中懂得了什么?(司马光遇事沉着,善于动脑,是个聪明、勇敢、机智的孩子,我们也要像他那样,遇到危急情况不能慌,要开动脑筋想办法。)从而领会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封给妈妈的信?
天上又添一颗“星”
“朝三暮四”的小伙伴
虎王的民主
妈妈——我心中的雨点
直面失败
给2008北京奥委会的一封信
我的“玫瑰花”
放开金锁走蛟龙
把爱撒向大地
我的翅膀
忘忧草的祝福
迷惘的我
试论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权的保护论文
浅谈人民主权原则在越南宪法论文
数学要注重长远和长效论文
浅谈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论文
简论植物新品种的国际法论文
浅析英国济贫法演变史论文
浅谈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论文
浅论民事独任制的扩张论文
浅谈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论文
浅谈历史精神与宪法论文严复《政治讲义》论析
浅谈社会宪政论文
浅谈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论文
简析继承公证的风险论文
简析当前政府怎么完善依法行政论文
一种新的学习类型论文
种树郭橐驼传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提醒幸福》李镇西执教
网络背景下的写作训练设计(第3例)
《狼》胡明道执教初一语文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片断
读《伊索寓言》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敢于怀疑 勇于探索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四) ]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长亭送别》的改写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相反相成 辩证统一 故事引发的思考[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雁》钱梦龙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