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草原的早晨》教学案例
[刊首语]
“让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品·悟·感谈朗读教学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要吃下去才能吸收。好文章总有一股气韵,浩荡雄伟之气概,非高声朗读不能领悟,幽怨雅致之韵味,非密咏甜吟不能体悟。
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所谓“品”),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所谓“悟”),在推敲语言中融入意境。(所谓“感”)
[案例: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下第5课〈草原的早晨〉]
〈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内容紧扣标题,图文并茂,勾勒了草原早晨的动人画面,展现了鞭响、羊涌、人欢的兴旺景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草原早晨的喜爱之情。怎样让学生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欢乐呢?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感情。
教学课文,从谈话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的早晨的样子,马路的早晨,急匆匆;学校的早晨,飞扬着琅琅书声;……“草原的早晨”呢?它的早晨该是什么样子?此时,教师相机介绍:我国的草原,幅员广阔,绿草如茵,活跃着一群群牛羊,作者会给我们怎样的描绘?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完全调动起来,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了。我趁热打铁,引入课文的朗读。
在读准、读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帮助学生读懂、读美课文。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的:
(一)咬文嚼字读,体会意思,读美课文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紧扣“响亮、新绿、醒来了”等词语的理解,读懂句子,读美课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们一开始还很害羞,但“话匣”打开后,个个争先恐后,有的说喜欢第一句:一只只羊儿涌出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因为羊儿多(一只只、涌出)、羊儿可爱、活泼。有的说喜欢第二句: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骏马”,什么样的马是骏马呢?读啊,反复读。词语读好了,再来读课文,感情就不同了。
对于词语的理解,要打破原有的做法:一味的要解释,这个不行,再想另一个,直到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为止。这种状况,就让学生陷入了支离破碎的语言解剖中,丢弃了对课文内容的真切感。事实上,读是说的准备和基础,没有让学生好好读课文,深入课文去感受内容,怎么可以说得出哪个词语怎么样?试想一桌好菜始终不让人去吃去品,却一味追问“这个味道怎样”、“那个味道如何”,能说得出吗?一味追求学生的答案亦是如此。
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析句中的每个词语,咬文嚼字,精细化地感受词语的内涵,让每个词语都与学生的精神沟联。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意思,读中感受形象,产生丰富的语感。
(二)以声入境,读中赏析,领悟境界,读美课文
课文不仅语言美,那一幅幅插图更是美不胜收啊!理解词语也可以结合插图,如理解“铺满、新绿、骏马、涌出”都可以图文互助,第三自然段更是如此,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雪白的羊群缓缓移动,放眼“远处”,岂不“像朵朵白云在飘动”?天蓝、草绿、羊肥,牧羊人面对这动人景象,激情难抑,开怀放歌,自在情理之中……学生的感情被调动开来,展开想象的翅膀,读懂、读美自然不成问题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形象,读美课文
一开始的两声响亮的“啪、啪”鞭声,学生怎么也掌握不好,为了让学生读好,我让他们模仿牧羊人甩鞭,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切身体会,得出结论。(两声要有时间间隔)
还有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上,“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学生们开始难以把握羊群欢乐、迫不及待地样子,我创设情境“想象自己得了两朵大红花,此时你怎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呢?”学生们一下找到了感觉,由此感情提问,那“羊群呢”?能读好吗?有了感情基础,课文就不难了。
整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落实在朗读上,不同层面的理解,各种方式的朗读指导,目的在于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欢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中华活页文选》谷老师的一封信
- 给父母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致大哥的一封信
- 建议书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给加油·好男儿宋晓波的一封信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给学校的一封建议书
- 爷爷,我想对您说
-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 职高物流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综述
- 探析国外环境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物流人才培育方式探析
-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环境研究
- 论职高物流管理教学创新
- 谈阿尔肯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 物流管理课程教育的革新
- 冰雪艺术的创新思维
- 浅谈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素质
- 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评价
-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
- 广告情感创意中的审美心理
- 现代文化视域下的黔东南苗族“鼓藏节”分析
- 论我国目前景观设计中的误区
- 雨点儿(第一课时)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口语交际 我们的画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小猪画画》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