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五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前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型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二、设计理念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把识字融入到朗读感悟之中。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4、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分布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桥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桥吗?它是什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这里所讲的桥会让你们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互相纠正。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读音
三、学习课文,了解结构
1、指名自然段朗读。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
3、课文拿几段写潜水桥?谁愿意读一读。
4、课文拿几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一读。
5、你喜欢拿一种桥?喜欢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1——4自然段。
6、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兰兰在潜水桥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7、朗读6——9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段知道了什么?
8、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划出有关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了?划出句子读一读。
9、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10、齐读第十段
11、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四、小结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3、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二、识字写字
1、抽读生字卡,齐读,开火车。
2、分析字形,想相识记生字的方法。
3、汇报自学情况。
4、哪些字可以用学过的字去掉笔画形成的。
如:兰用“羊”字去掉“|”来记。
5、还有哪些字跟学过的字有些像。
各——合带——常坐——座
重点指导“急”
6、口头组词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2、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给生字组词,并写出来。
四、实践活动创造设计:未来的桥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来做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过河的东西小猴怎样过河呢?请你帮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组讨论合作设计一座桥,把它画下来,交流。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水里
潜水桥玻
璃桥
桥靠科学
水面
塑料桥
塑料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全家福
- 这就是我
- 初春
- 一次车祸
- 美丽的秋天
- 放烟花
-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 地球做美容
- 购物想起
- 鼓楼广场真热闹
- 可爱的小鸽子
- 音乐课
- 爸爸开车
- 拜年
- 美丽的茅兰沟
- 转正申请书(7)
-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范文(三)
- XX年入党转正申请书的写法
- 转正申请书(3)
- 转正总结
- XX年最新入党转正申请书(1)
- 入党转正申请(12)
- 转正申请书(9)
- 入党转正申请书例文
- 转正申请书(1)
- 转正申请书(5)
- 转正申请书(10)
- 转正申请书(8)
- 入党转正申请
- 入党转正申请(14)
- 新建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早期损坏分析(1)
- 哈耶克政治哲学的若干矛盾之处
- 公路绿化的新方法(1)
- 当前公路建设中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的行为关系(1)
-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1)
- 变电运行技术问答
- 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1)
- 加强物流“结合部”理论研究,全面提高物流中心效益(1)
- 提高电厂关口电能计量精度的有效措施
- 变电所接地网优化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
- 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模式(1)
- 电气安装工程精华知识
- 长常高速公路长益段上跨天桥设计构思及工程特点(1)
- 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1)
- 论社会公正与自由的关系
- 《葡萄沟》综合资料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一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三
- 《黄山奇石》综合资料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 《称象》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