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一、背景材料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这所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仍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及插图。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四、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些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师生共同评议,练读生字。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②、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并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2)、汇报交流。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生写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2、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②、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书的感觉真好
- 走廊?上?
- 我的环保策划书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苹果也有药用价值
- 珍游雁鸣湖
- 一次有趣的实验
- 决战校运会
- 读《成长感恩的心》有感
- 雪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学会生存
- 我的理想
-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 鲁滨孙的精神
- 2012年秋季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班主任心得之工作计划
- 2010下半年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2年秋季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 2010-2011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县工商局农资市场整治工作总结
- 煤炭企业安全“三化”工作总结
- 九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2010-2011学年度下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最新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幼儿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年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浅析施为性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 关于解构主义者有关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
-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会话语篇中“沉默”的解释
-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浅谈汉语语音节奏与民族文化心理
- 试论中文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语法
- 试论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中的角色定位
- 试论文化意识在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中的地位
- 关于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 浅谈对“美女”称呼语的语用解读
- 论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
- 《山中访友》教案
-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 《索溪谷的“野”》
- 《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简介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二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三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一
- 《山雨》教学设计之一
- 《索溪峪的“野”》说课设计
- 《山雨》综合资料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四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二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说课设计
- 《索溪峪的“野”》谈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