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王二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整个故事;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具、课件】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生字及一、二两段。
一、启发谈话: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干尽了坏事。他们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中国人民的血流成河。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和日本鬼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第23课讲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板书课题)
学习“王”的字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上的这个小朋友就是王二小。那些端着枪的就是日本鬼子。
2、生看图,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用一两句话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一图: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二图:日本鬼子让王二小带路去扫荡。三图: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4、你知道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了吗?(机智勇敢,不怕敌人)
5、学习生字:
⑴ 出示卡片,指名读,正音:“助”“哨”“顺”“杀”“冲”是翘舌音,“英”是后鼻音。
⑵ 开火车读,给生字找个朋友。
⑶ 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标出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⑴ 自由读
⑵ 出示句子: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⑶ 句式训练:
一边……一边……
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
帮 哨 扫 顺 突 杀
然 助 兵 害 荡 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字书写。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
2、朗读全文。同桌互读,评议。
二、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2、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3、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二小。
⑴ 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⑵ 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4、照样子说一说:
⑴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⑵ 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王二小被 。
⑶ 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八路军把 。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等,指导认读。
2、指导书写。“边”“这”“进”“道”四个字都是“走之”旁,写“走之”时注意:共三笔,点不要和下面的横连在一起,横折折撇要向左下方稍斜一点,捺是平捺,不要写得太斜。
3、师示范写“走之”,学生书空练习。
4、写“王”字时,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
四、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找准位置发扬自我
- 如此常识
- 见证
-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 自我·他人
- 知之·行之·思之
- 夜的最后一章
- 明星代言
- 见证
- 说说我们90后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我与故事
- 独一无二
- 青山一道同风雨
- 寻找生活中的咖啡豆
- 棉田节水灌溉技术
- 葡萄灌水抓准“六期”
- 井渠结合——北方灌区建设的基本方向
- 节水灌溉技术与机具
- 一种新型节水高产地下灌溉技术
- 以土贮水 土中取水技术
- 橡胶坝工程技术
- 蔬菜大棚的滴灌设备及维修
- 大田喷灌
- 棉花膜下滴灌的选地及株行配置方式
- 膜下滴灌棉田技术
- 农业旱作节水技术
- 辐射井技术
- 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 提高果园土壤蓄水量的几种方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师语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1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