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关于诗歌的意象

关于诗歌的意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关于诗歌的意象

诗歌,除了在形式上要讲究节的均齐、句的匀称、押韵等外还要注意在意境的塑造和意象的选择。在这里先谈谈诗歌的意像。

“意”是意念、意思、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理特征,“象”是形象、实体、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意象,顾名思义是“有意之象”,因此有必要将意象锁定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空间。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失去意象则诗歌不再有诗性意味的凭借点。六朝时期已经有了意象的概念,可是唐以后被新起的意境的概念给淹没了。中国诗学再度关注意象,是在引进美国意象派诗歌以后。

意象和意境非常容易搞混,但二者毕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区别点在“象”和“境”的差异。“象”是通过语言体现诗人意志的实体,“象”随意变而变。它倾注了诗人的情感或意志。如果倾注的是情感,就是“移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把自己的溅泪、惊心移植到花鸟上了,这样的花鸟就是有情(意)之象。所以意象是心理实体或心理空间,当诗歌表达了意象,诗人就回到了“语言的家园”。“意境”的“境”,不仅表达与意象相似的“意志的实体”的意思,但更多地被语境化和虚拟化了。这主要是受到佛教入土中国的影响有关系。佛教倡导境界,唐王昌龄首创境界一词,唐人司空图、皎然都把意境视为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段,客体为境,主体为意,主客合一即为意境,所以意境更多意指诗歌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

中国的诗歌中有许多意象是经常用到并具有代性的。如:“柳”,谐音“留”暗含“留恋、挽留”之意,常出现在送别的诗中,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有“折柳”;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莲,与“怜”音同,“怜”即有“爱”的意思,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月亮,用以烘托情思常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类似的例子很多,在这儿不能一一列举。

诗歌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中感情的具体外化是通过意象的选用来完成的,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优美巧妙的意象是一首成功的诗篇佳作所必须的要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束野菊花
在月球上
致老师的一封信
轻舞飞扬
难忘的"五一节"
热闹的市场
丰富多彩的鞋
夜游南岸嘴
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晚霞
我感到了锤炼的滋味
畅想大海
别了,我的小学时代
难忘六一
浅析新形势下高师分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台灯光在舞蹈作品中的应用
浅谈在现代舞训练中对脊椎的运用
浅谈黔西南民族舞蹈服饰
浅析农村人力资本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论文
文化转型期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
探析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
浅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论舞蹈的本质及其意境
论舞蹈教育对高校学生和谐集体观念的教育和培养
浅谈民族民间舞蹈与情感表现
浅析西部地区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市场机制(1)论文
舞蹈赏析论文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之探析
《在山的那边》鉴赏
《在山的那边》词义辨析
《在山的那边》学习步骤
《在山的那边》学法导引
《在山的那边》词语解释
《在山的那边》课文简析
《在山的那边》诗歌语言鉴赏
《在山的那边》问题探究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
《在山的那边》多音字辨析
《在山的那边》生字注音
《在山的那边》典型例析
《在山的那边》导读
《在山的那边》课文导读
《在山的那边》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