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2、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海”“山”的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时代,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那边美好的世界。
(用多媒体出示课题、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或默记)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
痴(chī)想 隐秘(mì) 凝(níng)成 喧(xuān)腾
2、释词:
⑴ 痴想:发呆地想。
⑵ 想望:希望。
⑶ 喧腾:喧闹沸腾,诗中指呼吁、召唤。
三、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
(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
⑴ 理解诗中“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⑵ 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2、组织学生讨论“海”与“山”在诗中的意思:
海──理想的境界。
“是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山──重重困难,也指实现理想之路。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四、研读欣赏
1、理解重点词语:
(学生发问、讨论、解答,教师补充。)
⑴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指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意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⑵ “铁青”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提示:不单指山的颜色。这是拟人写法,是“我”心情失望、沮丧时的主观感受。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见到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好像山在那里责备着“我”的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⑶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零分”指什么?
提示:比喻我的幻想全然落空。
⑷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它又与诗的前半部份中哪些诗句相呼应?
提示:“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也并非确指理想,故说是“飘”来的。
呼应的诗句:
① “山那边是海吗?”
② “妈妈,那个海呢?”
⑸ 为什么说山顶充满了“诱惑力”?
提示: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
⑹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中“枯干”是什么意思?
提示: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指导、补充、纠正)
2、探究拓展:
⑴ 明确全诗讲述的道理。
提示:要达到理想的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⑵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为实现理想而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整个过程中学生多次朗读,最后激情齐读)
五、课堂小结
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让我们永远牢记,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努力去翻过一座座的“山”。
六、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在海的那边”为题,模仿着写一首小诗。
2、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读一读,写一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喜欢弹电子琴的我
- 三个愿望
- 温暖的妈咪
- 美丽的朝阳公园
- 第一次喝酒
- 焰火晚会
- 伟大的母爱
- 养蚕记
- 古剑山
- 春天
- 跳长绳
-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 我身边的“活雷锋”
- 校园的春天
- 第一次吃大蛋糕
- 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2
- 工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 新教师入党申请书例文
- 语文教师入党自传
- 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入党自传
- 教师入党申请书(通用版)
- 中学教师入党转正申请书
- 水利局工作人员入党申请书
- 2012年11月教师入党申请书
- 中国银行职工入党申请书
- 2009年班主任教师的入党申请书
- 劳动局工作人员入党申请书
- 数控工艺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 2011年公路局职工入党申请书
- 电力工人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 网络广告整合营销趋势探讨
- 浅析房地产企业营销若干问题及对策
-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 谈作文语言的锤炼
-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纬度的主体性原则
- 谈从极简主义到新中式风格
- 中小企业创业营销力评价研究
- 注重学校艺术教育,弘扬优秀民间艺术
- 浅谈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隔离与架构
- 对于中国古典明清家具之比较研究
-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 谈民间艺术之出路
- 试论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 试析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 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 《陶罐和铁罐》教案
- 《三个儿子》综合资料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之一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之二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 《盘古开天地》课件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一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兴安岭》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