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2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此设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以此安排教学活动,为学生今后学习开好头,打好基础。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它是一首以人生为主题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诗歌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在读中感悟诗歌内容,在读中品味诗歌语言,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形成语感。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把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恰当的引导、组织,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的反思,使本课教学贴近学生,富有激情;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品味自己喜欢的词句,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歌内容,感悟人生。
【教学内容】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富有象征意义。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宜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口头描述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播放画面,联系实际,展开联想:
“同学们,我们从小生活在群山环抱的环境中,每天抬头可见的便是连绵不断的高山,(课件播放群山画面)看到这些,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组织学生自由描述其想法,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2、谈话引入,出示课题、作者:
“同学们的联想很丰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王家新,也共同欣赏他根据自己成长经历写成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
(教师指名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明确音义
1、课件出示字、词,指名注音、解释,后教师课件出示字、词正确读音、解释。
2、学生交流预习中无法解决的字、词音义,以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订正。
三、指导朗读、感悟诗歌内容
“诗歌通过精炼、优美而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下面,老师先为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边欣赏画面。”
1、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教师课件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3、组织并指导学生简评自己的朗读。
“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这样才能进入诗歌的境界之中!”
(课件播放音乐,教师提自由朗读中朗读较好的学生为全班学生示范朗读,并组织其他学生听读并思考)
课件出示思考题:
⑴ 诗中的“山”和“海”除字面意思外,还蕴含着什么意思?
⑵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教师点拨,鼓励学生探究回答,答案不必求统一,能说对大意即可,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应给予重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板书“山”、“海”,“困难”、“信念”。
5、课件播放音乐,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以加深印象,为进一步赏析诗歌作准备。
四、精读品味,研读赏析
1、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找出你最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词语或句子,反复品读;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2、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有针对性地参与讨论。
3、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全班交流,口头描述自己的感悟。
4、之后,教师一边点拨,相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一边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感悟深的句段。旨在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研读,以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感情。
5、学生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分组赛读。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领悟反思诗中哲理
1、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经被你征服。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或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感受”。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描述,相机指导、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
3、组织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自由谈体会。教师相机鼓励、评价。旨在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4、教师小结:
“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有很多座‘山’等着我们去攀登。只要我们心中有‘海',为了这个‘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大家作好准备了吗?”
5、师生共同饱含激情齐声朗诵课文。
(课件播放音乐,画面。)
六、布置作业,应用积累
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摘抄、积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莲莲,知为谁生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扇子的文化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江南可采莲
- 爱无限
- 我家乡的冬天
- 我要克隆塞尚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我看克隆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我看克隆
- 我看克隆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小庭园设计的20个要素
-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 建筑的模仿与抄袭
-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 如何保持景观要素的一致性
-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 庭院设计十大原则
- 个性装饰风格
-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方法
- 景观设计中的“灰色空间”
- 美国的老桥与北京的门楼
- 为住宅规划设计挑“刺”
- 《七颗钻石》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七颗钻石》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七颗钻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七颗钻石》重难点分析
-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梳理
- 《七颗钻石》重点问题探究
- 《七颗钻石》课后习题答案
- 《七颗钻石》同步作文 红鞋
-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跳水
- 《七颗钻石》老师语录
- 《可贵的沉默》 趣闻故事
-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 《七颗钻石》优秀笔记展示
- 《七颗钻石》趣闻故事
- 《七颗钻石》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