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4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⑵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⑴ 学会画、注关键词语,快速筛选信息,把握文章思路。
⑵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学重点】
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引起注意,催动兴奋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与她同呼吸,共命运,认识人生的真谛。
(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探究研讨,走进作者
教师范读,在范读课文后三节时,语气应有由舒缓到略显高昂的变化过程,以反映作者经历了凝重的思考而顿悟的心路历程。
学生仿读,这既是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需要,也是在情感上走近作者的需要。
指名朗读,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目中的“生命”一词为什么出现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本文表现了女作家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题目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示强调,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的强烈呼唤。
三、品读课文,探究赏析,走近文本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组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这三个各围绕本段中哪一个中心词展开?
试各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每个事例。
教师小结过度: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由这三个事例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那么,引出了哪三点思考?在文中划出关键句。
这三点思考分别侧重于哪一方面?
形成板书:
生命 生命
小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 命 力 生命价值
心 跳 生 命 珍视奋斗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找出你最喜欢,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妙在何处,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朗读水平较好的三位学生分别朗读1、2、3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两个小节。要求读得有感情、有变化、有高潮。
四、跳出文章,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试就作者的三点思考,从生活中找出一两个相应的例子。(如欧阳修名扬天下,仍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别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是“怕后生笑话”;日寇侵华,梅兰芳息影舞台,续须明志;张海迪高位截瘫,自学成才等 。)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谈谈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总结: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五、作业
1、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一两句。
2、课外阅读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并完成课后练习二。
3、课外阅读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敬一丹的《穆然,谢谢你的笑》(《语文新天地》七年级上、初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相片
- 马虎的大猪头判官
- 温暖的车厢
- 音乐喷泉
- 叶晨灿荒岛奇遇记(一)
- 我的小房间
- 续《小摄影师》
- 美丽的学校
- 我想告诉同学们
- 狡诈的狼
- 神奇的“对不起”
- 考卷发下后
- 得分
- 谁住几楼更合适
- 课间十分钟
- 从高考命题看高三历史复习的要求与对策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
- 对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做法的几点体会
- 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 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
- 谈自行设计物理演示实验的原则
- 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
- 回归人本,架设沟通的桥梁——《师生沟通的艺术》读感
- 浅谈武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 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 关于作文教学的三点思考
-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初探
- 《李商隐诗两首》有关资料
-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境界
- 瑟简介
- 《锦瑟》探秘
- 《马嵬》(其二)赏析
- 冷嘲有意,热讽无情──《马嵬》其二赏读
- 李商隐《锦瑟》赏析
- 和李商隐一起抒情
- 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
- 《锦瑟》诗旨探究
- 写《锦瑟》的旷世情种──李商隐
- 怅惘年华──李商隐《锦瑟》浅析
- 《马嵬》其一
- 马嵬之变
- 说《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