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5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并做记录。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⒈可先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勾画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⒉小组交流自己是运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的。
⒊本课教材合体字居多,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同时可用熟字带出生字。如,池——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吃——喊、哗,都与嘴有关;坪——坡,与土地有关;刚——割,与刀有关;闷,感——与心有关;传——伸,与人的动作有关;摇——搬,与手有关。
⒋“虫”字在本课既是要认的字,又是要写的字,可在指导写字中认字。还可结合本组已学过的虫字旁的字来帮助识写。
⒌指导写字应与帮助学生识记字形联系起来。指导写字时,注意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本课6个字中,“吗、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特点和规律,然后指导书写;“往、得、很”三个字可以作为指导的重点。第三课已经出现过双立人(行),这里要结合“行”字,对双立人的写法作细致的指导:(1)撇应该写得平直;(2)第二撇起笔处应该在第一撇下方的虚拟垂线上(最好示范);(3)竖为垂露。
(二)朗读感悟
⒈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边听边看图,听完后说说图意。
⒉分段朗读。朗读第一段,体会“天气很闷”;朗读第二、三段,体会“我正忙着捉虫子呢”,结合“读读说说”,先读后说,让学生多说,在读与中说感悟“……正……呢”的意思;朗读第四、五、六、七段,想一想,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可用“连忙”造句;朗读第八、九段,注意体会“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与“大雨下起来了”的不同。
⒊学生自由读,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的?
⒋分角色朗读,一边读一边体会每一角色的语气,特别要注意体会小白兔对要下雨了从充满疑问,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再到十分着急的心情。
⒌背诵课文。可先看图背诵,再不看图背诵。
(三)实践活动
学做小小气象员:可分别通过观察燕子、小鱼和小蚂蚁来预报下雨;有条件的还可以观察能预报下雨的其他事物。每次预报后做好记录,并评出最佳气象员。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课题,想问题。
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要下雨了呢?
(二)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学生字,小组合作学习。
⒈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勾画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⒉小组交流自己是运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的。
⒊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⒋教师全班抽查。
(四)朗读感悟
⒈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边听边看图,听完后说说图意。
⒉分段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字义。
⒊学生自由读,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的?
⒋分角色朗读。
5.背诵课文。
(五)读读说说
读:体会“……正……呢!”的意思。
说: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
(六)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⒈偏旁归类指导。
口:吗、吧;双人旁:往、得、很;“虫”字与前面所学的“蜻蜓”中的虫字旁比较。
⒉指导写字应与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联系起来。
⒊指导写字时,注意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公鸡
- 上课
- 摘枇杷
- 我知道什么叫相思豆
- 有趣的阵雨
- 1+1=几
- 我们自己庆六一儿童节
- 小金鱼
- 有趣的猴子
- 快乐的一天
- “非典”不可怕
- 放风筝
- 有趣的记法
- 绿城花园
- 我在家里做家务事
- 关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源探析
- 简述自由、“任性”与主体性的张扬
- 所有权形态看中英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差异
-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发挥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能作用
- 开征社会保障税应完善的配套措施的浅议
-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 关于税费改革的的意见
- 人生与自由的矛盾
- 我国税收环境的浅析
- 陕甘宁边区农业税收的特点和作用
- 明代的渔业税制的浅论
-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西方国家反避税税制的研究
- 揠苗助长
- 学生如何更好的理解词语──听《蜜蜂引路》一课
- 《寓言两则》词语解释
- 井中得人
- 《寓言两则》学习要点
- 《寓言两则》句子分析
- 望梅止渴
- 叶公好龙
- 《寓言两则》多音字组词
- 《寓言两则》课文题意
- 唇亡齿寒
- 蜜蜂小知识
- 愚公移山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及评析
- 《寓言两则》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