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行道树》教学反思
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用平实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抒写了奉献者的情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作者赋予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借行道树的自由,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感悟,引发了我们读者对生命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更深地理解,从中得到一些对人生有益的教育。
行道树作为树,它们的家本来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那儿空气清新,它们本该像同伴那样,在那儿听小鸟唱歌、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过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可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它们离开了家,离开了同伴。“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成了一列行道树。这个它们没有想到,它们也曾为此而悲──“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但是它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作出这种选择是艰难的,惟其艰难,才更体现了生命的存在的价值——勇于接受命运挑战,不屈服于它。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当你处于不可选择的境地时,勇敢地接受它吧,那样你的生命将摆脱平庸。
选择和接受了行道树的生活,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就注定在内心和外在都要承受更多的痛苦。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没有了往日青翠的外衣;白天,默默的迎接太阳,奉献清新的空气,阻挡风沙的侵袭,没有人在意和了解。行道树们付出却得不到人们认可的痛苦和孤独之感更加强烈,然而痛苦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考验,只会使它们意志更加坚强,信念更加坚定,因为它们知道,自己选择做行道树,为城市奉献一切这是神圣的事业。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不是吗?惟其经历太多的痛苦与磨难,才更加凸显他们的奉献精神。
行道树们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但他们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奉献着,牺牲着;当别人为它们施以同情时,它们却遗憾地在“春天勤生绿”,在“夏天献出浓荫,在冬天蓄积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繁茂与葱茏,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把自己的全部奉献出去,因为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付出总有回报,能使一个早起的孩子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它们最“自豪的时刻”,生命惟其历经太多的痛苦,才更有意义。
《行道树》通过“行道树”这一平凡事物的描写,形象地阐述了生命的价值,要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难,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在学习这一课时,不仅仅应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无私奉献这一层面的理解上,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让他们理解怎样去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痛苦,从而得到生活的启迪,获取更大的效益。作为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担负起“育人”的责任,而优秀的作品就是我们“育人”的好材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洋朋友》观后感
- 星期天的大扫除
- 春天的金河
- 一件令我悔恨的事
- 走进大自然
- 角色体验
- 舞蹈小公主——胡帼琛
- 冬哥哥的到来
- 我最钦佩的人
- 鬼脸秀
- 中国国宝——大熊猫
- 今天我下厨
- 我的未来不是梦
- 胜似亲人
- 不久以前,不久以后
- 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现状浅析
- 专科词典编纂的学科依托
- 基于修辞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 关于论文本分析在翻译中的意义
-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 汉语音译语素的语源标注及汉语教学
- 企业融资策略论析
- 私募股权基金将成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趋势发展
- 试谈表示让步关系连词“即使”和“尽管”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探析
- 浅谈高校融资渠道的创新
- 论明用稽疑:引用修辞现象的存在论渊源
- 从紧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 融资租赁优势分析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 《牧场之国》
- 《小英雄雨来》1
- 《父亲的菜园》
- 《小英雄雨来》2
- 《蝙蝠和雷达》
- 《猫》
- 《去年的树》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 《白公鹅》2
- 《乡下人家》
- 《乌塔》教学设计
- 《麦哨》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 《秦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