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2、通过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3、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课前预习】

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流程】

一、黑板上张挂居里夫人画像

让学生面对居里夫人画像,可以营造一种课堂气氛,有利于熏陶感染。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交往合作互通信息,初步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了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三、自读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

(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如果一开始就提问“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那显得有些抽象而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信念”一词的解释是通向“理解课文内容”的桥梁。掌握了这个词的含义后,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就不感到困难了。安排学生自由朗读,是为了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去领悟,学会主动学习。

3、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要有信心执着勤奋献身科学专心致志追求安静生活简单抛弃财富克制自己沉醉科学……)

四、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

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平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品味句子的哲理后再归纳语言富有哲理的特点就显得水到渠成。

3、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

质疑并合作探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课后随笔】

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

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习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全,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稀奇古怪。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同学--何怡
我的朋友——爸爸
邻居家的小女孩
老师,我想对您说
奥运精神 伴我成长
弟弟
紧急疏散演练
青格达湖游记
秋空中的彩虹
我的课余生活
蚂蚁
天边那彩虹
秋天的美
精彩的变脸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文体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公安版二)
人民日报评论员:关键是要取得实效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工商局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发展计划委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环保局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交通局版一)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国土局版四)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建设局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国土局版二)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民政局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国建管版)
保先教育心得体会(经贸委版)
再谈关键是要取得实效
侵害物质性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之救济与目的性扩张(一)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中)
修订民事诉讼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事人自认对司法判断权的合理约束及其例外
“人权”背景下对民诉法修改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事执行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对追究上级主管部门连带民事责任的法律思考
关于准予撤诉的民商事裁定书准确引用法律条文的思考
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中止审理的案件可否准予撤诉
存款合同已履行,利息属实际储户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三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孙建峰教学实录《最大的麦穗》之二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材料
孙双金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五
孙建峰教学实录《最大的麦穗》之一
生成是可以预设的——《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课课练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原文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支玉恒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